05月05日 星期日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科学研究>科研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处共同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学术讲坛

发布时间:2023-09-13


9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科研处合作举办2023年第17期学术讲坛。本次讲坛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陶文昭教授作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的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科研处相关人员,以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坛。

陶文昭教授以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对于理论创新的重要性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参与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等方面的经历和思考,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背景、内容体系和历史地位三个方面讲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架构及其背后的内在逻辑。

陶文昭教授首先讲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陶文昭教授指出,客观条件的深刻变化是新思想产生的基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拓展、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等世情、党情、国情、社情的变化,共同构成新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三大时代课题”的回答,陶文昭教授认为需要厘清“三大时代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陶文昭教授还讲述了“两个结合”的历史源流,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其次,在内容体系方面。陶文昭教授讲述了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背后的逻辑,他认为背后遵循的是从原创性思想,到变革性实践,再到突破性进展,再到标志性成果的逻辑线索。陶文昭教授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的逻辑也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最后,在历史地位方面。陶文昭教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分别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角度、中华文明角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角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的评价。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就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背后的逻辑;“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体内容等论断,与陶文昭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陶文昭教授的讲授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论断、重要理论创新产生的逻辑,对于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提出了很多新的生长点。

(撰稿:王阁审核:童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