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30日 星期二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连接世界与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发布时间:2011-11-29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的重建及其作用
文/梁 骏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春天的来临,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得以重建,并于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片墓地不仅见证了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进程,也见证了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折射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进程。墓地既是北京市一处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是当今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其意义和价值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彰显。
    关键词: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墓地重建;中西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11)05-0094-03

    1610年5月11日,出生于意大利的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在北京病逝。因其人品与贡献,成为获得皇帝恩准而葬于京城的首位外国人。其后,陆续又有多位来华并为宫廷服务的外国传教士,死后亦葬于利玛窦墓地旁,其中最著名的有德国人汤若望(Adam Schall von Bell,1591~1666)、比利时人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和意大利人郎士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等。400年来,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历经沧桑,大致经历过“三起两落”的过程:1611年利玛窦墓地首次建立,1900年被“义和团”平毁;“庚子赔款”后重建,“文革”期间再次平毁;1979年第三次重建。本文侧重对墓地第三次重建过程进行梳理,通过对墓地的影响与作用的分析,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墓地的重建
    由于“文革”的原因,1966年,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的墓碑被深埋于地下;1973年,年久失修的马尾沟教堂被拆除,镶嵌在两侧外墙上的77块墓碑散落于市委党校院内。1976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孕育着改革开放春天的降临。
    1978年9月,由许涤新率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赴意大利参加学术会议,期间,接待方多次提到数百年前抵达东方并把欧洲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介绍给中国的文化使者利玛窦。其中一位来自利玛窦故乡马切拉塔大学的科拉迪尼教授,转达了时任意大利交通部长和意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的科隆博先生的愿望:希望恢复利玛窦在中国北京的墓地,以表达对这位意中文化交流先驱的尊重与纪念。
    许涤新回国后,立即向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汇报了情况,并建议对毁坏的利玛窦墓进行修复,以保存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史迹。胡乔木随即上报李先念副主席,并得到当时国家最高领导层的一致认可。1978年10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向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发出了题为“关于请修复意大利学者利玛窦墓”的函件;北京市将墓地修复任务交市民政局办理。
    因修复古墓不是民政局的业务专长,该局与市文物部门协商,希望共同完成这一任务。当时,具体负责利玛窦墓修复工作的技术指导是北京市文物管理处的吴梦麟女士,她接到任务后,立即前往北京市委党校,并寻找有关人士,调查了解情况。在多方的支持与配合下,施工人员用开探沟的方法,先后找到南怀仁、利玛窦和汤若望的墓碑,并将其一一竖立起来。由于埋在地下多年,利玛窦墓碑身上的文字已经难以辨认,故查找有关文献资料,按照原拓片的样子重新刻写。1979年12月10日,三位外国传教士的墓碑终于修建完毕,周边种上了树木和花草。墓地修建后不久,就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前来吊唁与献花。
    此后墓地又经历过两次扩建。首次扩建是在1984年。由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市委党校合作,在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的墓园东侧修建一新院,将散落在校园里的石碑及作为历史见证物的“耻辱碑”(亦称“墓地重建记”)重新竖立并保护起来。经过认真清点,所余墓碑有60通。至此,东西两个墓园总共保留了63通墓碑,其中外国传教士共有49人。同年5月24日,“利玛窦墓及明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墓地”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次扩建是在1993年。由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出资,将位于党校南墙的原栅栏墓地南门向北移动158.4米,放置在利玛窦墓碑的南面。至此,原“栅栏墓地”遗存的文物基本得到妥善保护。
    因墓地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及历史文物的珍贵性,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正式将“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除墓地以外,原“山字楼”和“口字楼”也受到北京市西城区政府的高度关注,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因而形成一处独具特色的文物群,成为北京市文化遗产的有机内容之一。
    墓地的影响
    墓地重建后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国内外造成了积极的影响。墓地刚刚修好,就接待了多批外国宾客。1980年3月3日,接待了法国大主教一行;7月31日,接待了意大利驻华使馆人员;10月29日,荷兰首相一行来访。1981年5月29日,接待了比利时国王及王后一行,客人们在南怀仁墓碑前敬献花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前来墓地参观的中外宾客越来越多,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从来访者的国籍看,除中国(包括港、澳、台)以外,共有83个国家或地区的宾客参观访问过墓地,覆盖了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其中,来自亚洲和欧洲国家的宾客占绝大多数,亚洲有26个国家,欧洲有24个国家。数据分析表明,来访频率最高、来访人数最多的国家当属意大利,先后有数位总统前来参观拜谒,此外外交部长、经济部长、工业部长、文化遗产部秘书长、马尔凯大区主席、国防部副部长、海军上将、参议院议长、议员等均光临过墓地;意大利驻华大使更是多次来访,使馆工作人员几乎每换一任都来墓地瞻仰。
    其次,从来访者的职业构成看,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颇为广泛,包括国家(或地区)首脑(如总统、总理、首相、国王、王后、总督等),政府要员(如部长级、州级、省级、大区级等),外交人员(大使、公使、参赞、一秘、二秘等),宗教人士(如枢机主教、大主教、主教、神职人员、平信徒等),学者(如大学校长、图书馆馆长、博物馆馆长、歌剧院院长、汉学家、史学家、文物专家、教授、研究人员等),科技人员(如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地震学家、机械学家、制图学家、建筑学家、工程师等),学生(如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媒体与影视工作者(如新闻记者、电视工作者、导演、演员、摄影师等),来校学习与培训人员,以及其他人员。
    再次,从来访者的统计数字看,参观者总体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0年以前,每年参观墓地人数大约为数十批次、数百人次;2000年以后,每年参观者已达上百批次、逾千人。2010年恰逢利玛窦在京逝世400周年纪念活动,前来参观的人数创历史新高,仅与北京市委党校联系或预约过的参观者,就有176批次、2843人次。如此算来,自从墓地第三次重修以来,总共接待的中外宾客已达数万人次,古老的墓园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墓地的作用
    自重建以来,墓地发挥了多重功能与作用,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概括地说,墓地主要发挥了以下六种功能。
    1.历史见证功能
    一方面,墓地是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当年,正是因为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人对中国做出的杰出贡献,得到明末清初朝野上下的认可与尊重,故其死后获得葬于京城的殊荣。这些历史遗物,见证了始于400多年前的中国与欧洲的交往与联系。这批先行者飘洋过海、历经艰辛,来到“远东”,为中国带来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技术、人文知识、音乐美术,同时也把中国的文化典籍、社会制度、风土人情介绍到西方,开启了“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全方位交流的良好局面。墓碑虽然无言,却见证了当年东西方的彼此往来、相互对话、共同合作、平等互利。
    另一方面,墓地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史见证。墓地的重建恰逢改革开放春天的降临。30年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交往日渐频繁,国际友人来往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文化先行者们的关注和了解也日渐增多,对其历史功过的认知与评价也从“负面”到“正面”;墓地也从“麻烦”和“包袱”到“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瞻仰祭奠功能 
    墓地在缅怀先贤与连接情感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可以说,小小墓园连接着世界诸多国家、地区和民众的情怀、记忆与思念。有的来访宾客是墓碑主人的家族后裔,如德国汤若望家族、比利时南怀仁家族的后人;有的来自利玛窦的家乡——意大利马切拉塔;有的来自德国康士坦茨,是邓玉函的同乡等等。他们不远万里,在紧张的访华行程中,特意抽出时间前来墓地拜谒凭吊。客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追思与悼念,或献花、或默哀、或祈祷、或致辞、或唱歌、或拍照、或录像,总之,远方的来宾们无不怀着崇敬的心情,光临墓园,纪念先贤。
    客观地说,在来访者中,宗教人士构成了主体。每逢周末、宗教节日或其他特殊日子,都会有不少信众到场。除教友与修女外,还有不少重量级的神职人员和宗教领袖到访。法国大主教、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比利时枢机主教、苏格兰枢机主教、越南枢机主教、美国洛杉矶枢机主教、意大利马切拉塔主教、新西兰圣公会高级代表团、香港圣公会高级代表团、澳门主教等均光临过墓地。可以预期,今后前来墓地参观的宗教人士会越来越多。
    3.对外交往功能
    墓地的重建有助于促进中国和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往,从而增进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徜徉于墓园旁,人们不时可以发现来自不同国家的重要宾客。统计资料表明,前来墓地参观的重要国宾就有荷兰首相(1980)、比利时国王及王后(1981)、葡萄牙总理席瓦尔(1987年)、意大利总统斯卡尔法罗(1998年)、比利时首相德阿纳(2002年)、法国前总统德斯坦(2003年)等等。
    以2010年为例。来访参观墓地的外宾一批接一批,先后接待过意大利马尔凯大区主席、意大利文化遗产部秘书长、意大利驻华大使、意大利国会议员团、奥地利驻华大使、捷克驻华大使、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等。10月27日,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及其夫人一行在繁忙的国事访问期间,特意前来墓地拜谒。在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谈时,纳波利塔诺总统深情地说:“作为利玛窦的继承人,我愿意努力了解中国,不断发展对中国的友好关系。”意大利驻华大使谢飒先生也多次感谢中国政府与人民对其同胞——利玛窦和郎世宁等人的尊敬与厚爱,并对中国能够很好地保护其墓地表示由衷的感谢。
    这表明,墓地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与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既为中国的对外交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为首都北京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4.文化教育功能
    墓地是知识教育与文化熏陶的宝贵平台。安葬于墓地的49位西方人士,大多身怀绝技,在中国内廷供职,身份多为天文历算师、地图测绘师、御医、画师、乐师、机械师、建筑工程师等等,有的还官居高位,担任过钦天监监正与监副、礼部侍郎、工部侍郎、刑部官员等等。可以说,他们在诸多领域为中国做出了贡献。当宾客们前来参观墓地并聆听讲解时,无不为这批文化先驱者的生平故事所感动。
    笔者发现,在墓地参观者中,青年学生占有较高的比例。例如,有来自澳门利玛窦中学的学生、香港城市大学的学生、意大利的高中生、美国佐治亚大学的学生、美国西雅图利玛窦学院的学生、德国北威州行政学院的学生、俄罗斯土地管理大学的学生、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留学生、中国对外经贸大学的留学生等等。受到近年来“中文热”的影响,不少外国学生正在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当听说利玛窦30岁时才开始学习中文,通过努力,很快就掌握了听说读写,可以将中国的“四书”翻译成拉丁语,并且能用中文撰写《交友论》等多部著作时,大家无不惊讶万分,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发誓要以利玛窦为楷模,努力掌握中文,做中国人的好朋友。可以说,墓地是一个教育基地,参观者(特别是年轻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了解,认识到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了解,建立友谊与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墓地已成为拍摄文献片、新闻片和故事片的“外景地”。墓地以及“口字楼”和“山字楼”等相关建筑物,常常接待各家媒体和影视制作单位。德国电视台、意大利电视台、比利时电视台、法国电视台、韩国国家广播电视台、加拿大广播公司、英国广播电台、路透社、《朝日新闻》、英国《星期日电讯》、《澳大利亚人报》、《德国之声》、《信报》等媒体分别前来采访与拍摄;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办、北京电视台、首都博物馆等有关摄制组以及其他文献片或电视剧组也前来拍摄外景;《这里是北京》、《汉字五千年》、《2008北京形象》、《汤若望》、《利玛窦在中国》、《宫廷画师朗士宁》、《宫廷西洋风》、《历史名人与澳门》等电影、纪录片或宣传片均采用相关画面。总之,借助于新闻媒体及互联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墓地及其历史人物的经历与贡献,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知晓。
    5.学术研究功能
    墓园现存的63通墓碑,既是百年以上的珍贵文物,也是中西合璧的艺术作品。碑首大多刻有蟠龙,遒劲有力;碑额处刻有十字架、HIS(耶稣名字的缩写)、三颗钉(喻指耶稣被钉十字架的三颗钉子)等西方宗教的标志性图案;碑身上刻有用汉文和拉丁文合璧书写的墓志铭,包括姓名、名号、年龄、国籍、官职、来华年代、死亡日期等,个别碑身上还刻有汉、满、拉丁三种文字,有的还刻有上谕和圣旨等;碑座上则刻有灵兽、山涯、海洋、祥云、瑞草、仙花等图案,造型精美,生动传神。此外,还有“耻辱碑”、石羊、石雕宝瓶、石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明末清初的珍贵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利玛窦等人研究的升温,不少专家学者常常光临墓地,对这些文化遗产加以研究,其中捷克汉学家高马士、美国学者马爱德、意大利汉学家马西尼、意大利利玛窦研究专家米尼尼等,就曾来墓地考察过,有的人还多次光临墓地。此外,来访的中国学者、教授和研究人员更是不绝如缕。
    由于墓地坐落在北京市委党校院内,因而激发起一些教职员工的研究兴趣。在学校的支持下,相继出版了文献资料集《历史遗痕:利玛窦及明清传教士墓地》(高智瑜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英文光盘《利玛窦在中国》(北京行政学院,2003年)、中英文画册《青石存史:利玛窦与外国传教士墓地的四百年沧桑》(北京行政学院编,2009年)等。为了方便参观者,学校还出资印制了中英文的《利玛窦及明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墓地简介》。另外,在《新视野》和《北京干部教育》上,曾发表过多篇介绍外国传教士、墓地变迁及中西文化交流等题材的文章。2010年,为配合利玛窦逝世400周年的有关活动,《北京干部教育》还特意刊登了一组纪念性文章。目前学校正积极筹建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展室和接待室。
    6.旅游观光功能
    在某种意义上说,墓地已成为北京旅游观光的一个新景点。近十年来,每年到墓地参观的宾客都在千人以上,一些外国游客凭着手中的地图,就可以自己找到墓地。意大利马切拉塔省(市)已把墓地作为中国旅游的推荐地之一,不少游客亦把墓地参观放入北京之旅的行程中。仅在北京,就有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神州国际旅行社、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中青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中国和平国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北京鸿基国际旅行社、北京北辰旅行社等20多家旅行社与墓地接待人员保持“热线”联系,他们经常会带一些游客团来墓地参观,最多时一个团组竟达200余人。可以说,墓地为游客们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观与特有的文化内涵。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墓地获得了新生并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不仅见证了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进程,也见证了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它折射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进程,肯定了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文化使者们对中国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它使具有宗教情怀的外国宾客备感温馨与亲切,使中国的国际形象更具人性化、更有亲和力;它表明,凡是真正尊重中华文明、真诚对待中国人、真心沟通中西文化的人,人们都会心存感激,永世不忘。对墓地重建过程的认真梳理,对其价值、功能和作用的全面分析,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深入剖析,对妥善保护与不断完善的理性思考,无疑会有助于“人文北京”建设,有助于增强北京的软实力和文化魅力。墓地既是北京市一处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当今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其意义和价值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彰显。

    作者简介:
    梁骏,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国际合作交流部主任,教授,哲学博士,北京市,100044。
    责任编辑 高寿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