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30日 星期二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今日的利玛窦及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墓地

发布时间:2006-03-30

    在北京城西,在北京行政学院校园一个安静的角落,这里曾经是被称作“栅栏”的西方传教士墓地,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这里是曾经在宫廷中服务的西方传教士的墓地。他们以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画家、音乐家和医生等身份为朝廷工作过。他们是令人尊敬的学者,架设起了始自17世纪的连接东西符合的桥梁。最初,“栅栏”作为一处墓地是晚明和清初时期万历皇帝和顺治皇帝送给利玛窦和汤若望的礼物。从那以来,它经历了大约400年间的风风雨雨,而今成为北京市的一处文物,共保存着63尊墓碑,其中有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葡萄牙、瑞士、奥地利、捷克的等国的传教士的墓碑计49尊。这里是明清以来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和谐地交融的历史见证。
栅栏墓地简史
    1610年,在中国度过了28年生涯的来自意大利的耶稣会士----利玛窦与世长辞了。鉴于他对中西文化交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万历皇帝破例赐予他一方土地作为墓地,就是在北京城西被称作“栅栏”的地方。他同时希望步利玛窦后尘而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在这里居住,在这里为他本人和他的母亲,为帝国的繁荣昌盛而祈祷。
    后来,陆续去世的外国传教士邓玉函、罗雅谷等就安葬在利玛窦墓前。清王朝定鼎北京后,对曾为明朝修历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给予了极大的信任。汤若望成为顺治皇帝的好朋友。顺治皇帝将利玛窦墓地一侧的一块土地赐给汤若望作为墓地。这样栅栏墓地就扩大了一倍。
    继顺治之后的是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他延揽了大批西方传教士在宫廷服务。当这些尊“利玛窦规矩”,而且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人客死在中国、北京时,皇帝就给予赐葬北京的荣誉。栅栏墓地及其这样逐渐地扩大了,成为一处中外驰名的地方。1773年,耶稣会被罗马教庭解散,栅栏墓地先由遣使会,既而由俄国东正教教会接管。后来,又归还给了天主教会。
    1900年栅栏墓地及其所属建筑在义和团运动中被平毁。随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政府花白银一万两,重建了墓地。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六人的墓碑被重新竖立起来,其他70多尊墓碑则被嵌入了新建的马尾沟教堂的外墙里。在墓地周围又建起了孤儿院、医院和教会学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栅栏墓地及其所属产业转交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1954年,中共北京市委决定在这里创建北京市委党校。另一方面,随着北京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在离市中心这么近的地方保留一块墓地,也显得不适宜。这样,市政府决定将原传教士墓地的800多个坟墓移至海淀区的西北旺。同时,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三人的墓碑仍在原地保留。
    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些学生进入校园,要平毁利玛窦等人的墓地。在无法阻挡的情况下,党校一工作人员“建议”将墓碑放倒深埋。这一“建议”得到学生们的赞同。这样墓地虽然被平毁了,但是利玛窦等人的三尊墓碑则被保护了下来。1974年,马尾沟教堂也被拆毁。原来嵌在外墙里的几十尊墓碑散落在校园里。
    1979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包括邓小平在内的当时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批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恢复利玛窦墓地的报告。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三人的墓碑又在原地按原样重新树立起来。1984年,其他散落在校园内的60尊墓碑因而被集中树立在利玛窦墓地旁的小院内。
    现存63尊墓碑的“利玛窦及明清以来来华传教士墓地”现已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很多外国学者、教授、宗教人士、旅游者,以及外交官,甚至国家领导人前来参观。古老的墓地得到了新生,成为新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墓地现存的西方传教士墓碑碑主名录:
意大利人(11人):
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           罗雅谷Giacomo Rho 1593-1638; 
利类思 Lodovico Buglio 1606-1682;         陆  安Angelo de Burgo ?--1723; 
任重道 Jacques Antoini 1701-1739;        罗怀忠Jean-Joseph de Costa  1679-1747;
利博明Ferdinad-Bonaventura Moggi 1684-1761;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
叶宗孝Eusebio a Cittadella ?-- 1785;     哆罗Giuseppe Francisco della Torre  ?--1785;
伊克肋森Crescenzio Cavalli  ?--1791。       

德国人(6人)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1-1669;庞嘉宾Gaspard Castner  1665-1709; 
纪理安Bernard-Kilian Stumpf  1655-1720;戴进贤Ignaz Kogler 1680-1746;
魏继晋Florian Bahr  1706-1771;          鲍友管Antoine Gogeisl  1701-1771;

法国人(9人)
翟敬臣Charles Dolze   1663--1701;         南光国Louis  Pernon  1663--1702;     
樊继训Pierre Frapperie  1664-1703;       习圣学Jean-Charles de Broissia  1660-1704;
山遥瞻Guillaume Bonjour Fabre  ?--1714;   罗德先Bernard Rhodes  ?--1715;
陆伯嘉Jacques Brocard  1661--1718;        杜德美Pierre Jartoux  1668-1721; 
汤尚贤Pierre Vincent de Tartre  1669-1723。

葡萄牙人(14人)
安文思Gabriel de Magalhaens 1609-1677; 郭天爵Francisco Simois  1650--1694;
麦大成Jean Francisco Cavdoso 1676-1723;麦有年Paulo de Mesquita  1696-1729;
张安多Antoin de Magalhaens   1677--1735;苏  霖Joseph Suarez  1656--1736;
吴直方Barthelemy de Azevedo  1718-1745;高嘉乐Charles de Rezende  1664-1746;
罗启明Emmanuel de Mottos 1725-1764;    傅作霖Felix da Rocha  1713-1781;
林德瑶Jean de Sexas 1710-1785;           高慎思Joseph dEspinha  1722-1788;
张伊纳爵Inacio Frrancisco  ?--1792;         福文高Dominic Joachim Ferreyra  ?--1824。
                  
比利时人(2人)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 1623-1689;       安多Antoine Thomas 1644-1709。

捷克人(3人)
严嘉乐Charles Slaviczek  1678-1735;       鲁仲贤Jean Walter  1708-1759;
艾启蒙Ignaz Sichelbarth  1708-1780。

瑞士人(2人)
邓玉函Jean Terrenz  1576-- 1630;           林济各Francisco -Louis Stadlin  1658-1740。

斯洛文尼亚人(1人):
刘松龄Augustin von Hallerstein  1703-1774。

奥地利人(1人):
费隐Xavier-Ehrenbert Fridelli  1673-1743。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