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03日 星期五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动态

学员“两带来”理论热点解析(四)

发布时间:2023-10-26



本期主持人:龚文婧,政治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主持人语:为进一步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发挥党校为党育才的作用,教务处搭建平台收集汇总6个主体班次300余名学员“两带来”提问,编者在分析提炼共性问题的基础上选取了9个理论前沿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内容涉及“两个结合”、“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高质量发展”、“十三个坚持”和“低生育率”等热点,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为实现教学相长,特此刊登,以飨读者。

提问1:在202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十三个坚持”集中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和“十三个坚持”的关系?

解答人:杨云成,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要求,并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等七个方面进行战略部署。这七项具体部署,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等。这七项具体部署,体现的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决心。

“十三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十三个坚持”分别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等。“十三个坚持”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细化和落实,构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四梁八柱”。“十三个坚持”与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七项具体部署有一部分是重合的。二者的关系实质就是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建设的关系。

提问2: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的区别,高质量发展与西方经济发展模式有哪些不同?

解答人:李诗洋,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第一,改革开放与高质量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高质量发展是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新命题,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以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国内大循环来看,必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经济主体的动力和活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另一方面,以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从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角度看,高质量发展要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 、通过深化规则对接开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要通过开放战略的调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地利用境内外资源,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

第二,高质量发展与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点。

高质量发展与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同点在于二者均关注经济的发展问题,其最终目标都是实现经济的增长,中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均会进入注重发展质量的阶段。为实现这一目标,二者均在如何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市场机制运行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努力,力图提高生产率、降低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等。

高质量发展与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点在于二者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判别标准不同,分别体现在发展理念、政策导向和方法论等三方面。在发展理念方面,西方经济主要关注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机制的高效运行等;高质量发展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还要考虑环境和社会因素等经济增长的质量,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导向方面,西方经济推崇通过自由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认为政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强调政府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主动作为,倾向于实施针对性的调控政策。在方法论层面,西方经济学通常采用数学模型和定量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强调理论的严密性和逻辑推理;高质量发展更注重具体国情、实证分析和多学科的结合,尤其是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提问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如何理解“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解答人:龙倩,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讲师

思想解放是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批判了许多错误观点,冲破了许多思想禁锢,纠正了许多肤浅认知。

第一,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致使人们在挨打中自卑,在自卑中怀疑历史、否定传统、批判文化,很长一段时期都对历史文化存在着错误认知。自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中国人的精神才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止一次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创性的提出“第二个结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第二,冲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禁锢。由于现代化最早起源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发轫于西方,于是便产生出“现代化=西方化”这一片面认识,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打破了这一迷思。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第二个结合”的提出,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第三,纠正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肤浅认知。“第二个结合”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在拼接,不是术语的简单转换,也不是观点的简单对比,这种结合方式,只是文字游戏,只能把两种资源都视为现成的、既定的东西。真正的结合,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内在融合,既使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成为中国的,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它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在充分把握中华文明特性基础上,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在“第一个结合”基础上推进“第二个结合”,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内在机制,也示范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途径。

提问4: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体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解答人:孙爽,政治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这种“新”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理论之“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 现代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有机融合。一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最深沉的“源”与“流”,其所承载的中国精神,奠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最坚实的“根”与“魂”。二是对比以往的人类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以现代文明为价值旨趣,其所蕴含的自由、民主、公平、正义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方向。三是为了改变和超越“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资本主义文明,中国在学习借鉴苏联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

第二,实践之“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本逻辑、系统逻辑与和平逻辑的有机统一。一是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将人作为资本实现价值的工具定义和“使用”。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构资本的结构体系,使公有资本取代私有资本居于主体地位,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服务。二是西方式现代化是片面、单向度发展,会陷入“见物不见人”的异化发展逻辑。中国始终坚持系统协调发展,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框架。三是资本主义文明依靠对内剥削和对外扩张逐步建立,构建起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思维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以和平发展为逻辑,凸显了文明共生的和平理念,创造了“共生”“共赢”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三,价值之“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破解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国强必霸论的中国方案。一是以“文明冲突论”为代表,西方普遍认为资本主义文明优越于其他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主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以“文明共生”超越了“文明冲突”。二是以“历史终结论”为代表,西方普遍鼓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唯一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彰显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以“多元现代性”超越了“历史终结论”。三是以“国强必霸论”为代表,西方普遍认为国强必霸是所有国家的历史轨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凸显了和平发展的逻辑,以“国霸必衰”的历史智慧批判西方的“固有”认知,创造出有别于“国强必霸”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提问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科学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应该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与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

解答人:孙一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世界、引领时代、指导实践,是当今时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具有代表性。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主干形态应具备受众最多,改造世界的能力最强,传播面最广,世界影响力最大等特点。其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这一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汇聚14亿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走出了一条人类奔向美好未来的文明新路。其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解决当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致力于推动当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实现强国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其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担当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饱含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各国人民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同行现代化道路、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世界性贡献。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需要注意的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同于“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2022年的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论坛的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艰辛探索和共同努力下,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新境界、展现新气象,日益焕发出新的活力。“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语是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语是特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不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理解上也存在很大分歧。但相互之间展开比较、对话与相互借鉴融合,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一些共同问题域与关注点上,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互通性。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学派的比较与互鉴、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交流与对话,最终还应落实到现实发展中,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点和出发点。

提问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如何把握和理解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如何处理好先富与后富、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的关系,如何进一步明确共同富裕的评价标准、实施路径等问题?在分配机制、考核方式方法等方面如何创新?

解答人:吴军,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第一,关于共同富裕的评价标准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各提各的指标,要从全局上来看。

第二,关于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以下原则: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

第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总的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具体要点包括:第一,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包容。第二,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第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第四,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消除分配不公。要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第五,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第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提问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中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是什么?在当今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如何传承和吸收?

解答人:王菲,法学教研部副教授

第一,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独特的法制传统,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形成了完备的法典,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数千年的传承和实践,积淀了深刻而意蕴独特的法思想,塑造了成熟而卓有成效的法制度,其丰富而独特的制度文明和观念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国(民族)的传统法律文化,可以体现该国历史上的民众对于法律的核心精神、价值观念的内在判断和独特诉求,据此可判断该国(民族)的精神底蕴和制度水平。中华传统法律文化表现出独特的公法品格和制度特征,主要内容包括:隆礼重法、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礼刑并用;天下为公、为政以德;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下无讼、以和为贵;援法断罪、罪当其罚;哀矜决狱、老幼恤刑;天人合一、情理法兼顾。

第二,关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脉络。这一脉络可按中华法系的发展循迹:1、先秦中华法系的奠基时期(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2、秦汉魏晋中华法系的推进时期;3、隋唐中华法系的成熟时期;4、宋明清中华法系的延续发展时期;5、清末中华法系的解体。中华法系在内容上表现出高度的延续性特点,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历朝各代结合治理实际对律法有相应调整与扬弃,就整体而言具有连续性,直至清末修律。

第三,关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在当今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传承和吸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

从理论层面看。一是提升认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价值。二是寻根固本,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内容,挖掘适合中国国情的内容。一方面是重视找寻自身民族性的内核机理,另一方面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发展的路径。三是继承和发展,确定哪些可为今天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改造、提升、弘扬,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焕发新的生命力。

从实践层面看。一是良法善治。古人在立法技术上寻找到良法的有效途径,即礼法结合,古人礼入于法,法由止恶而兼劝善;以法附礼,使道德法律化,出礼则入刑;礼刑互补,推动国家机器有效运转。传统“善治”通常以“和谐”“民服”为衡量标准,包含了对无讼、和谐的终局追求,我们可吸收、继承并进行现代性转化。二是重视“良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用。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是人制定的,也是由人来施行的,重视制度建设也要注重人的作用。三是重视汲取传统司法智慧。古代法官裁断案件情、理、法并用,往往同时考虑国家法、民间法、案例法、道德规范、民风民俗、法理精义、国学经典等,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弥补法律条文的不足。

提问8:面对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基层治理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成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叙事下,应如何理解基层治理、城市善治与大国之治之间的关系?

解答人:杨旎,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可以从治理的层次关系角度,理解基层治理、城市善治与大国之治的内在逻辑关系。基层治理、城市治理、国家治理分别体现了治理的微观、中观与宏观层面。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具体载体,基层治理是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城市善治和大国之治的基础。

习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可以看出,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国之治如何?城市之治是其直观的重要呈现载体。而城市如何实现善治?关键在于在国家顶层设计框架下抓好基层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基层工作,夯实社会和谐之基》一文中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现代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需要通过一系列基层创新改革推动基层问题矛盾的解决,实现更充分、更平衡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强调“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通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平衡基层秩序与活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不断体现我国人民的主体性。党的二十大更着重强调了“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此通过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国家大政方针才能落实在基层,满足人民群众期盼,体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善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之治。

提问9:当前我国总体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持续的低生育率会带来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加速、制约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等问题。如何更好地完善生育保障制度,促进优生优育,不断提升总体生育率?

解答人:胡玉萍,社会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影响。我国未来人口变动表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将出现长期的人口负增长、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重会继续下降等新变化。人口变量是系统和长周期变量,根据人口转变理论和较早进入低生育序列经济体的经验,人口数量、结构、质量、分布会出现系统变动,从而相应激发出数量型红利、质量型红利、配置型红利。正因为如此,人口发展的新变化给国家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各种机遇,更需要创造条件促使人口发展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同时避免人口变动带来消极影响。其中首要的就是要重视生育配套政策的调整完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施策,加强对生育的服务和支持,建设生育友好的社会。

第一,要努力降低子女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子女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是家庭生育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着力建设完善三育成本共担机制,进一步规范教育、保障、卫生、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收费标准,同时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子女养育公共成本分担机制。政府、社会和个人都要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共担养育成本、共促生育活动,有效提升生育水平。

第二,要继续加大对女性权益的保护,努力提升育龄妇女就业保障。我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女性生育的黄金期与事业发展的黄金期高度重叠,平衡生育与事业发展的矛盾,是育龄妇女面临的普遍难题。需要继续完善婚育领域立法工作,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不断消除女性生育和职业发展后顾之忧,适度延长生育假,推动夫妇等量休假、弹性休假,提高生育津贴发放水平,激发、保护育龄妇女生育积极性。

第三,要加快托育服务业发展。调查显示,孩子无人照料是60.7%的家庭放弃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必须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托育服务体制机制,高位推动托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服务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可信任、可接受、多层次的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给家庭提供更多选择,使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平衡工作和育儿。





教务处:康汉陆 王妍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