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03日 星期五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动态

【教师访谈】教务处吕廷君教授谈案例教学开发的“四个度”

发布时间:2023-04-14


 

编者按:

为落实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要求,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近期,市委党校教务处党支部赴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开展党日活动,其间门头沟区委党校就《生态立区 文化兴区——乡村振兴背景下门头沟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案例课程的备课情况进行现场说课。教务处同志与门头沟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相关同志围绕该课程进行深度座谈交流,给出修改建议。教务处处长吕廷君教授从案例教学的“新度”、“广度”、“高度”、“深度”四个维度总结了案例课程开发应把握的问题。我们把发言实录整理如下,希望能给开发案例课程的青年教师一些指导和启示。

刚才几位老师说的都很好,我也深受启发。我想从课程的新度(创新度)、广度、高度、深度这四个方面,谈一下我的总体感受。

从新度、也就是从创新度上说,我觉得“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融合发展”这个选题很好,很有新意,不仅契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而且从我们门头沟的实践出发,也符合案例教学的特点,选题好、有创意。

从广度上来说,要收,为什么要收?现在看课程的材料太多,有些散。我在看讲稿文本的时候,从谋篇布局上看感觉更像一门讲授课。课程的结构和内容选取是一个讲授课的讲稿和组织模式。讲稿把课程的结论都写出来了,案例教学需要讨论的空间在哪里?讨论就没有余地了。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开发案例课更好,只是要符合案例课的标准和形式,这就需要从广度上收,怎么收?把现在准备的三个案例[1]分成三门案例课,门头沟区文旅融合发展经典案例之一、案例之二、案例之三,每个案例独立做成一门课,这样才能够把每个案例讲透了,问题也才能呈现出来,学员讨论也能深入进去,学员才能从中有体会、有收获。案例课和现场课、讲授课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案例课需要深入挖掘一个矛盾性的问题,让大家在这个矛盾性问题的展开、讨论和反思中得出结论,即使这些结论可能并不完全一致。我还觉得,这个文稿准备的材料为什么要开发案例课而不是现场教学课?主要原因是,教学对象面对的主要是门头沟的学员,这三个地方大多数同志都看过了,“现场感”不强,感受没那么强烈。但作为一个案例课,可以把一个现场的内容提炼加工,把其中的矛盾性问题抓取到、呈现出来,然后让学员分析讨论。比如当初谷山村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什么?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的思想意识问题?我也建议,老师们要把这三个案例中能够解决问题的带头人挖掘一下,同样的客观条件,为什么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做不到,需要分析研究,凸显“领头雁”的作用。总之,案例课要有鲜明的问题呈现,怎么把问题设计出来,就需要深入调研挖掘。

第三,从高度上说,案例教学的理论高度还需要提升。不是说我们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发出课程来高度就有了,如果仅仅把门头沟的这几个典型案例的经验总结提升出来,抽象成具有普遍性的几个条条让别人觉得有道理,这其实只停留在经验理性层面,其实学员完全能够做到。我们老师应该有更高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是理论理性层面,也就是在形而上的层面上要提出一些更新的理论来阐释经验理性,为经验理性找到理论基础和价值基础。针对这门课程的案例,我想是不是可以用两个理论进行分析,一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就是从解决问题的主观愿望、从出发点和落脚点探讨矛盾性问题解决的理论。从问题解决的过程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是一个可以运用的分析理论。这是政治理论分析方式。还有一个理论方式是专业理论分析方式。专业理论方式,比如说情境主义理论,它一方面强调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更强调客观条件,如何把主客观条件很好地结合起来就是情境主义的核心问题。课程选取的三个案例基本都做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融合发展,情境主义理论能够非常恰当地作出理论解释。如果我们运用理论分析得当,会让学员耳目一新,让学员真正学到他自己看现场和从一般讲解中学不到的东西。这样再面对其他困难问题的时候,就能够从理论高度考虑问题,思维角度、站位高度就不一样了。而理论理性的最高层次就是哲学理论高度,一般来说不太主张大家使用,哲学理论高度是比较难的,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但作为老师,政治理论、专业理论层面可以做到、也应该做到,如果只停留在经验理性层面上,这不是我们党校老师要做的。

第四个在深度上,这个案例课程要深挖。我个人建议,还需要在两个方面深挖。第一个是问题意识,整个案例文本需要呈现出矛盾性问题,用这个问题牵引人的思维,吸引着学员往下看、深入思考、深入讨论。第二个要挖掘细节。不能只把问题介绍出来,把材料交代给大家,没有细节、没有论证,只介绍现象和结论,浅尝辄止。要把细节呈现出来,尤其是要把问题中“引人入胜”的细节呈现出来,这有利于大家主动、深入地思考。因为案例课不像现场教学那样,可以在现场体会、在现场感受,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把现场感受体会到的东西提升出来介绍给学员,让他们去分析讨论。当然,细节也不是越细越好,如果遇到太细的材料,你觉得逻辑上已经违反了讲稿的结构逻辑,那可以用脚注或者附件的方式进行介绍。

以上是我从四个“度”来谈的对课程的总体印象。

另外,我还想从打造精品课角度,谈谈在应然意义上怎么做好案例课的课程架构。案例课也需要打造精品课,那么问题意识、理论工具和逻辑架构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在这三个要素当中,首先是鲜明的问题意识。课程要有一个“总问题”,比如谷山村采取什么经营模式?为什么要用这种模式而不是其它模式?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还有没有更好的经营模式?经营模式的选取问题就可以成为谷山村这个案例课的主线和主题,这个问题选定了,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个问题、这个主题选取材料,避免在繁杂的材料选取上喧宾夺主、无所适从。问题意识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在课程逻辑架构中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个更具体的“分问题”来牵引,要用“总问题”牵引“分问题”,问题层层展开,分析抽丝剥茧,最后水落石出,就像相声小品中不断抖出的一个个包袱,这样逻辑架构起来就会引人入胜。选定了问题之后,我们还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论工具来分析它、驾驭它,理论工具选取可以在我前面说到的政治理论、专业理论中选取,如果能够驾驭得了,也可以在哲学理论中选取。无论选取什么理论工具,并不是说我们用它在课程末尾做个总结就可以了,只用理论作个总结是不少老师的惯常做法,这不符合精品课的要求。应该如何做呢?应该从问题意识出发,用我们选择的理论层层分析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让理论和问题紧密结合,用理论架构起课程的逻辑,这样写出来的讲稿才会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比如说谷山村最初的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什么?带头人和村民是如何分析形势,巧妙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主客观条件的?情境主义理论可以沿着这个思路层层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把情境主义理论和不断呈现的问题架构在一起,这就是整个课程的逻辑架构:用问题牵引着理论,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一开始你呈现给学员的并不是这些,否则就不用讨论了,你给学员的是问题是材料,而你的讲课思路是这样、讲稿是这样。

总的来说,我认为区委党校这个课程的选题是好的、选取的材料也很有典型性。但课程的问题意识还需要增强,材料取舍、逻辑架构、细节挖掘还需要更精细、更精准。理论高度上要再研究、再斟酌,多向相关专业领域的老师请教,选取更加适当的理论工具来指引和驾驭课程。以上所言,仅供参考!谢谢。

 

采访组:陈聪 吴一鸣

 

 

 


[1]本课程的三个案例:一是以妙峰山镇担礼村“谷山村”景区为案例,打造网红农耕文化园,做精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二是以妙峰山镇炭厂村为案例,将生态山水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文旅融合探索;三是以斋堂镇爨底下村为案例,探索传统古村落的品质提升和活化利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