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六次出席中央党校中青班的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青年干部提出了殷切希望。总书记指出,“同样是实践,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总结思考,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2021年9月),又强调“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2022年3月)
为了更好地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三个月的理论“输入”,通过内化思考“写”出来,促进把所学理论“输出”运用到工作复盘及对工作实践的指导中,本期中青班在学员撰写理论文章环节重点发力,多措并举提升文章质量。截至目前,共有34篇理论文章发表在北京日报、光明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光明网、前线客户端等,发表数量和质量再创新高,很好地展现了中青年干部的理论学习收获。
一是高质量输入。高质量输出的前提是高质量的输入。首先,三个月的时间里,学员通过静心阅读大量的原文原著,包括马克思经典原著、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必读书目,读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其次,通过阅读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编著的阐释权威、深入浅出的辅导读本,作为有益补充;最后,理论课程贯穿始终,通过聆听党校系统生动的、以学术讲政治的理论课程,学深学透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借鉴授课教师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方法。
二是全过程指导。写作前加强辅导,由教务处处长作专题讲授,从如何选题、什么是理论文章、怎么写理论文章及应避免的几种类型入手,帮助学员明确目标;写作中加强一对一指导,首次成立理论指导项目组,由政治学教研部牵头,选取理论水平高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绝大多数指导教师曾在“三报一刊”上发表理论文章),开题中指导学员确定选题,对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帮助学员分析相关报刊的要求和风格特征;写作后反复修改,将学员提交的定稿由项目组再次把关,秉承“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理念,多轮推敲、修改、润色,提升中青班整体的理论文章水平。在教学评估中,学员对理论文章指导和理论考核的满意率都达到100%。
三是多形式交流。本期中青班设计了丰富的、覆盖学习全程的交流活动,包括理论导学、理论兴趣小组交流,理论研讨,读书交流,学员讲台,研修交流,主题交流,等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活动不仅形成了班级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还提升了学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度,更帮助学员将大量的零碎的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交流、碰撞、思考、分析、修正、综合,从而透过繁杂的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下一步,中青班将继续探索提升学员理论文章质量的模式方法,在理论文章分析深入性、理论分析工具选择、打磨“出类拔萃”文章上下功夫,让学员带着思想困惑来党校,带着理论思维回到工作岗位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吴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