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4.11.20

名师大讲堂:王巍——何以文明 何以中国

11月14日下午,2024年秋季学期第五期名师大讲堂暨校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在礼堂举办。本期邀请了著名考古学家、一级研究员王巍作题目为“何以文明 何以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辅导报告。尹德挺副校(院)长主持本次大讲堂。

王巍研究员围绕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古国时代的三个阶段,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突出的特质等内容,为大家呈现了一堂非常精彩的报告。

讲堂上,通过张张精美的遗址文物图片视频、主讲人娓娓道来的件件难忘经历,学员们对考古工作者充满敬佩,深切感受到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坚守付出,才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同时,大家也更加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增强了文化自信!

主体班学员,校委委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办公室和宣传办以及部分校内教师,共约450人参加本次学习。

大讲堂结束时,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沈洁代表学校向王巍研究员赠送“名师大讲堂”致谢信。


(撰文:桑晓燕     审核:吕廷君)


名师简介:

王巍,著名考古学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日本双博士。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第七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兼考古学科评议组组长、国家社科基金考古专家组组长。中宣部、中国文联和央广总台特聘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前和夏商周考古、东亚地区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等。从事考古发掘研究超过42年,曾主持了河南偃师商城宫城内宫殿区、殷墟铸铜遗址和陕西周原西周宫殿基址等考古发掘项目,是迄今为止唯一曾三次获得田野考古奖的中国考古学家。发表论著十余部,论文一百数十篇。

担任国家“十五至十三五”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率领二十多个学科、六十多个单位的400多位专家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以坚实的考古材料和综合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辉煌成就,并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2022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王巍讲述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

2012年起,任总领队先后带队赴乌兹别克斯坦、洪都拉斯和埃及发掘丝绸之路沿线古代城址、玛雅文明贵族墓地及古埃及神庙遗址。


(撰文:桑晓燕  审核:吕廷君  摄影:刘贺春)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