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2.04.08

第22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开展双向交流

让理论教育“活起来”


4月2日上午,北京市第22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开展双向交流。市委党校王志捷教授、盖艳梅教授和杜保友副教授与全体学员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经典著作进行了双向学习交流。

近年来,教务处根据培训对象、培训目标积极探索局级研修班的培训规律,更加注重学员的理论学习以及理论思维的培养,积极开展理论教学改革,将理论教育贯穿培训始终,理论教育的分量更重了,理论研修的特色更突出了。首先是突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引入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及其当代价值》等,提高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学员获得感。其次,将理论文章考核作为学员的结业考核,根据选题和研究方向安排指导教师,实施一对一的精细化指导,争取优秀论文在三报一刊发表,质量要求更高了。第三,精心对理论学习和双向交流进行整体设计,首先开学时收集学员的理论困惑,让学员带着理论问题去听课,并要求每位学员课后撰写1000字左右的原著学习体会,在此基础上召开双向交流。学员们积极地读原著、悟原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消化”了课堂学习成果,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逻辑的认识。

学员们发问积极,共有8位学员向指导教师提问。王志捷老师以五四运动中的中西文化论争为例,分析了中西哲学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能结合、“怎么样”更好结合,解答了学员提出的“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问题。盖艳梅老师针对学员提出的“共同富裕与资本的关系”等问题,对资本的实质、特性、行为规律等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加强资本监管、设置资本“红绿灯”的必然逻辑,坚定了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杜保友老师针对学员提出的“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把共产主义比喻为幽灵”的问题,从“幽灵”译法的溯源、《宣言》的时代背景、《宣言》的写作目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答疑。马克思恩格斯借用“幽灵”一词,是对旧欧洲反动势力的反讽和驳斥。三位老师还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经典著作的学习方法同学员们进行深入交流,并推荐了相关学习辅助书籍。

此次双向交流活动气氛热烈,理论探讨氛围浓厚,既展示了学员的阶段性学习成效,也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学员们认为双向交流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的深化和提升,指导老师的答疑解惑对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重要启发作用,一致表示要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把理论学深悟透。

 

(作者:王忠诚 连轶源 审核:吕廷君 责编:毛先荣)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