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26日 星期五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利玛窦小传

发布时间:2011-09-22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出生于意大利东部的玛切拉塔小城。1571年,在罗马求学的利玛窦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抱着做一名远赴海外传布福音的传教士的志向,加入了天主教耶稣会。经过了数年神学、哲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严格教育之后,他登舟远航,于1582年到达澳门。刚刚度过30岁生日的利玛窦在此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风土民情。
    1583年,利玛窦得到一个机会,进入了广东。他携带的绘有五大洲四大洋的世界地图引起了肇庆知府王泮的极大兴趣。王泮批准了利玛窦在肇庆定居、建房的请求,并为其新居题名为“仙花寺”。
    在肇庆住了6年后,利玛窦又移至韶关住了6年。这12年中他掌握了中文的读写听说,熟悉了四书五经等中国典籍,也了解了中国的风俗民情。1595年,他北上进入江西,希望能够到北京或南京定居。在路上他脱下了和尚装,改换了当时读书人的服饰,被称为“西儒”。
    在严守“华夷大防”的明朝,外国人要进入首都北京,甚至连陪都南京都是很困难的,更何况当时发生了中日在朝鲜的战事,他们常常会被认为是间谍。利玛窦只好在南昌暂时住下来,与当地的文人官员广交朋友,期间,他用中文写了一本《交友论》,汇集了欧洲哲人论述友谊的格言,很受当时文人的欢迎。他还常到附近的“白鹿书院”讲学,与院长章本清结为好友。
    1598年,利玛窦抓住机会,与其朋友、吏部尚书王忠铭一起进入北京。还是因为中日在朝鲜的战事,使他无法在都城立足,只好顺运河南下。在南下的小蓬船里,利玛窦草拟了一份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的方案。他原本只是为给以后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学习中文时提供方便,但这一方案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如今却成为中国小学生学语文的必修课。
    南下后的利玛窦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定居陪都南京。在这里,他初次结识了与他联手成就中西文化交流大业的中国科学家——徐光启。
    1601年,经历千辛万苦,利玛窦终于进入大明都城——北京。他进贡的西洋自鸣钟和世界地图博得了万历皇帝的欢心,被破例允许在京定居。他的住所就是今天的宣武门天主教堂的前身。利玛窦献给皇帝的贡品中,还有西洋琴和圣母像,这标志着欧洲的钢琴和油画首次被介绍到中国。
    1606年,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共同翻译《几何原本》。现在人们家喻户晓的点、线、平面等名词术语,连同“几何学”一词本身,都是两人当时确定下来的。
    利玛窦还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共同翻译了《同文算指》、《测量法义》、《寰容较义》、《浑盖通宪图说》等数学、天文学著作,利氏自己还用中文撰写了《西国记法》、《二十五言》、《畸人十篇》、《天主实义》等书,涉及到西方文明的许多领域。
    1608年,自知将不久于人世的利玛窦萌发了一个念头,将自己在中国近30年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由此,他用自己的母语——意大利语撰写了《天主教传入中国史》一书。该书是对当时中国各方面情况的最为客观和翔实的西文报道。书稿于1615年在欧洲以拉丁文出版,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各种文字的译本纷纷问世,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其中文译本《利玛窦中国札记》。
    1610年5月,积劳成疾的利玛窦平静地走完了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享年59岁(虚岁)。一直伺候在他身旁的中国修士游文辉,用所学的西方绘画技法,为这位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留下了一幅经典画像。
    利玛窦的继承人和中国朋友们给皇帝写了一份奏折,希望能破例允许利玛窦安葬在北京。有官员表示反对,因为“从无此例”,而内阁大学士叶向高则反驳道:自古来华的洋人,“其道德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毋论其它事,即译《几何原本》一书,便宜赐葬地矣。”万历皇帝也一反懒于处理政事的常态,迅速批准了请求。这样,原本默默无闻的“滕公栅栏”就与这位外国传教士利玛窦联系起来,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方土地。

(余三乐)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