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20日 星期六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动态

学员“两带来”理论热点解析(二)

发布时间:2022-11-04



本期主持人:孙爽,政治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主持人语:我校主体班学员在入学时要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希望老师解答的思想理论问题,二是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进一步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突出干部教育培训的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教务处搭建平台收集汇总2022年度秋季学期第23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第111期局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第63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二班和第7期处级正职公务员进修班学员“两带来”提问,在分析提炼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选取10个典型问题,邀请相关研究领域专家进行解答,促进教学良性互动。特此刊登,以飨读者。

提问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如何理解这一重大论断?

解答人:童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答: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党的理论创新历程来看,衡量党的基本理论是否实现飞跃,有主客观两方面条件。

客观条件。一是看社会主要矛盾是否发生重大转变,二是看历史任务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只有当时代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才有可能为理论打开全面的创新空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强起来的历史征程被开启,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飞跃提供了场域和空间。

主观创造。一是看是否系统提出并解答了新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些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二是是否实现了突破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两个结合”的高度自觉、“六个坚持”的鲜明品格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统摄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上作出了突破性、整体性、体系性的创新发展,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三是是否带动了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行了十三个方面的系统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把这“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些成就的取得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品格。

综上,从主客观两方面条件全面把握理论飞跃的内涵,才能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有自信,对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景更有自信。

提问2: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解答人:黄峰,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关于“江山与人民关系”的论述,饱含哲理、意蕴深远,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表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决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重要论述不仅阐明了“江山”与“人民”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有力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与人心向背的内在逻辑联系。“江山”与“人民”是不同的概念,把二者联系起来,从“人民”的概念去理解“江山”,正是要突出“江山”的人民性。在这一对概念中,“江山”是国家政权的形象表达,即江山就是党领导下的治国理政;把“人民”看作“江山”,鲜明地阐释了人民政权的属性,即治国理政就是为了人民。“人民”不只是国家政权的依靠力量,更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终极目的,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中,“人民”之于“江山”,已悄然实现了从实践理性向目标理性的转变。“江山”与“人民”密不可分、有机统一,不仅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也为“江山”巩固提供了坚实保障。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先,这⼀重要论述阐明了“打江⼭、守江⼭”依靠谁的问题,即我们党的⼒量源泉是⼈民群众。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正是紧紧依靠⼈民,我们党才取得了⼀个⼜⼀个伟⼤胜利。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其次,这⼀重要论述也深刻揭⽰了“打江⼭、守江⼭”是为了谁的问题,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践⾏为⼈民⽽⽣、坚持⼈民⾄上的根本价值取向,与群众想在⼀起、⼲在⼀起的优良传统,涵养了“⼈民⾄上”的情怀,科学诠释了百年来⼀代代中国共产党⼈⼼系⼈民的光荣历史。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最后,从根本上来看,这⼀观点也深刻诠释了⼈民与江⼭密不可分,体现了党性与⼈民性的内在统⼀,彰显了“党让⼈民过好⽇⼦,⼈民让党长期执政”的政治理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提问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那么,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多的历史进程中,党始终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解答人:王尘子,政治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博士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共产党人不是没有利益,是没有特殊的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利益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关系范畴,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创造的结果,实质是人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展现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对需要对象的一种分配关系。由此,恩格斯明确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但是,共产党人有利益,并不等同于作为整体的共产党和作为个体的党员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由于私有制的局限性,除无产阶级以外的任何阶级都难以超越本阶级的特殊利益诉求。换句话说,在私有制条件下,部分人实现发展和享受,总是以其他人的不发展甚至被压迫剥削为代价的。与此相反,无产阶级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中锻炼和成长的,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因而是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天然对立物,是新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表。“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那么,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具体到中国,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正是由上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对此,《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中国共产党是由每个党员个体所组成的,党员有自己的利益很正常。我们党一直承认和保护党员的正当利益。例如,党章规定党员享有各种权利,国家法律和各项政策同样规定和保护着社会各阶层和各行各业党员的个人合法权益。

在这里还需要强调一点:特殊利益和正当利益之间是有明确界线的。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段表述已经点明了“特殊利益”的具体含义,以及“特殊利益”和“正当利益”的明确界线,即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另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背离法律和政策规定谋取特殊利益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腐败行为。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坚决惩治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决不姑息。”另外,共产党始终要求党员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如有需要,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党和人民利益,这在我们党的入党誓词中也有突出体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总之,作为整体的中国共产党必然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作为个人的党员也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一原则在建党百年多的历程中从未改变,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

提问4: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如何理解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能够长期执政?

解答人:杨云成,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理解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予以考虑。

理论逻辑——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它要求“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列宁领导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将能否敢于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视作政党成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先天优势,一经成立,即坚持了这种自我革命特质。毛泽东同志将自我革命形象地称为“打扫灰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变强、由挫折走向胜利,勇于自我革命功不可没。

历史逻辑——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我们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背后有多重因素,但最为关键的是一直“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种能力是我们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这种自我革命的精神保障了我们党在危难之际能够绝处逢生,在挫折之后能够毅然奋起,在失误之后能够拨乱反正,在苦难之中能够百折不挠。这是我们党历经坎坷沧桑却始终保持旺盛生机的关键所在。

实践逻辑——自我革命是进行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和政党建设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自我革命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但是这种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如何确保党始终保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这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得出的必然结论。另一方面,自我革命是解决党的建设面临问题的需要。政党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需要经常性地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到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只有将党的组织、党员存在的一切违背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消极因素清除在外,才能保障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

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党的自我革命?一是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具有自我革命勇气的根源所在。二是要健全完善党的组织体系、执行体系、监督体系等。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等构成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以党内巡视、党内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监督体系等,能够保障自我革命战略部署有序推进。三是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使命担当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是自我革命的前提,但不能因存在问题而否定党的领导,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勇于自我革命。四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艺术和方法。一方面,对于问题的解决,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另一方面,问题的解决必须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主要目的。五是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锤炼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努力做到以“四个注重”为主要内容的“自律”,以接受“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他律”和以管好家属子女、管好身边工作人员、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为主要内容的“律他”。

提问5: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进一步明确,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它与西方现代化相比有哪些不同?

解答人:赵莉,经济学教研部主持工作、教授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发表过重要论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明确指出:“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今年7月26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再次指出:“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可见,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建党百年的重大成就之一。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何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首先来了解一下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简单概括,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既包括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深刻变化,也包括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发达国家的过程。现代化是国家富强的必经之路,具有普遍规律。其实质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工业化,即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经济现代化是国家整体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在社会领域表现为城市化,即人口等资源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和聚集;在文化领域表现为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等等。

“中国式”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路径而言的。众所周知,现代化最早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19世纪众多发展中国家因沦为英国殖民地而被动卷入现代化,20世纪现代化不断扩散,更多国家开始探索现代化,有成功有失败,此时才有了现代化的道路之争。西方专家逐渐形成共识,认为现代化道路只有一条,即民主+自由+法治+科技创新+私有制,且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这一模式。但拉美国家在“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现代化探索的失败、印度现代化道路(似乎具备了西方现代化的所有要素)的曲折、俄罗斯“激进式改革”的失败,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充分证明“现代化≠西方化”,后发国家完全可以在吸收借鉴其他现代化文明成果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做了明确阐述,“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上述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都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问题总结出来的,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举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提问6: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

解答人:张文君,政治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三个“事关”和三个“关乎”,从党、国家、民族、旗帜、道路、安全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重点是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专业领域党内法规的学习贯彻落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遵循。比如,《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并坚决贯彻落实。

二是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在多个关键维度创新。正所谓“不日新者必日退”。今天,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在多个关键维度进行创新。首先是理念创新,即逐步实现引导与服务相结合。针对当前存在的“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境,引导与服务相结合就是在理念创新方面的重要体现,即以服务促引导。其次是内容创新,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其着力点、着重点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尤其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再次是手段创新,即运用受众导向的分众化传播技术。各级党委和政府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结合智能手机移动终端、“两微”一端进行受众导向的分众化传播,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最后是基层工作创新,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解决意识形态工作“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制度保障。

提问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如何理解“率先突破”的内涵和标准?

解答人:金国坤,法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工作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不能单兵突进,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辅相成。《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总体目标明确,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一体建设不等于齐头并进。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点任务。国家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我国80%以上的法律法规都由行政机关来执行。行政机关是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部门,行政机关能不能依法行政,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守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政府要通过自身的守法诚信为全民守法诚信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建设法治社会,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先导,法治政府建设要率先突破。

率先突破就意味着法治政府不一定非要按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到2035年才基本建成,也不一定与法治社会同步建成,各个地方的法治政府建设可以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确定的目标要求进行创建,符合示范创建条件的就可以经验收先行建成法治政府。北京市力争到2025年60%以上的区获得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命名,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起步比较早,2004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就确立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时间表,党的十八大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连续实施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纲要,依托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和督察,可以通过各个地方和部门的努力,有更多的地区率先建成法治政府,并通过法治政府建设带动法治社会建设,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提问8: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前途所在。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和实现路径?

解答人:何军,政治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向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国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更深入。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和日益加剧的各种风险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困难中谋取利益,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如果以邻为壑、隔岸观火,别国的威胁迟早会变成自己的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揭示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规律。只有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思维、地缘政治和安全上的零和博弈困境以及文明和种族上的歧视心态,走向各国之间的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才能回应世界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建设和守护好人类共同家园。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是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概括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始终”:一是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二是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世界各国人民;三是中国将始终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四是中国将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提问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筹做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具体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如何正确理解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解答人:李颖,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自2020年以来,全球经历了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也一样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最突出的一个矛盾就是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兼顾。为此,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疫情防控与发展目标的双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以及各地视察时也特别强调了实现这个统筹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加明确强调了这一重要思想,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现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在防控中发展、在发展中防控,以辩证思维处理好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四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

工作实践中正反经验和教训充分证明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国内外的疫情防控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都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疫情初期由于思想的麻痹或者是出于对经济社会可能造成冲击的担忧,其反应和应对相对迟缓已经成为全球疫情防控的一般性特征。但疫情出现明显缓解甚至本地根本无疫情的情况下,个别地方还采取过度的防控措施则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社会运转,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侧重点与抓根本。在疫情发展初期和较大爆发之时,重点工作必须以疫情防控为主,相应的措施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由此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和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代价,因为这个时候必须以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第一目标。当疫情趋缓特别是其危害度大幅降低,同时具备复产复工条件的情况下,则必须按中央要求实现最大限度的复产复工,恢复和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非常时期下的疫情防控是重点,但经济社会发展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总之,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工作的最重要原则和根本遵循。

提问10:如何理解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所指出的“进一步处理好‘都’与‘城’的辩证关系”?

解答人:刁琳琳,决策咨询部主持工作、教授

从国家“十四五”规划鲜明提出“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等指向明确、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中的核心引擎作用愈发凸显,也为以首都“一核”牵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助推北京发展“四个转向”提供了重要战略指引。

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来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进一步处理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辩证关系,紧紧围绕实现‘都’的功能来布局和推进‘城’的发展,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做到服务保障能力同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同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

北京最大的市情就在于是首都。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新时代首都发展,关键在于深刻把握好“都”与“城”的关系。“都”定义了北京的历史与框架,“城”指向着北京的服务与发展。从现实情境分析,北京的特殊性体现为一个城市空间同时承载了“都”与“城”两种职能,如何满足和兼容“首都”与“城市”两类不同的要求、表达好“首都元素”与“北京元素”,是落实和体现中央“在首都工作的特殊重要性上要有新认识”这一要求的重要考量。“都”与“城”本质上分别是城市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的载体:“城”因“都”而立、因“都”而兴,“都”根植于“城”,又反作用于“城”,两者关系体现了政治与经济关系在空间上的辩证统一。而北京作为“城”的历史远比“都”悠久,在“城”之上附加“都”的功能,以“都”的功能作为定向标、导航仪,同时兼顾“城”的发展,这是一个破立并举、融合再发展过程。

从历史情境分析,北京作为大国首都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发展逻辑。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适应与承载新的政治要求与发展环境,首都城市功能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地域结构中不断地定型、调整、转型。从首都建设到首都经济,再到首都发展,反映了不同发展阶段中心任务的转变。围绕“都”的功能谋划“城”的发展,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这是立足大国首都定位,在循迹北京城市功能变迁的历史思辨中,用大历史观、以更高标准、在更深层次上准确把握新时代“都”与“城”关系的战略谋定,事关首都长远发展的历史方位。

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发挥好首都“一核”的作用,是处理好“都”与“城”关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北京作为大国首都、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城市地位、举足轻重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深刻领会北京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核”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首善之区标准率先示范,立标杆,树旗帜,“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力争在全国起到表率作用。这要求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协同发展大局、服务新发展格局,把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同天津、河北实现更好发展统筹谋划,深入思考北京在重大国家战略中应当“引领什么、承载什么、示范什么”,增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为国家和区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教务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