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20日 星期六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动态

《对话中青年教师 谈谈中青班教学》系列访谈实录之五

发布时间:2022-09-15

3d137e3773be5e82322cc1b8d704f83

编者按:

本期我们采访的教师是经济学教研部的陆园园副教授,访谈主要围绕“课程开发”“教师如何扬长避短”“教师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以下为访谈实录。

天真蓝 20220802

 

采访组:您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解读”这门课曾在研修班、中青班、处长班都取得过非常好的评估成绩,您认为这门课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陆园园:党校主体班的课程有独有的历史厚重感,从授课初心来说,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且要传承好一代代党校教师务实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正如朱校长指出,党校教师要做到“三勤”,嘴勤——练习嘴皮子,手勤——不能懒、要多写作,脚勤——多跟学员进行交流沟通。因此从选题到质量,我想把科研、决策咨询与教学的协同发展作为提升授课与能力的一种基本要求。党校教师应该具备“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这样的特点,要夯实自身学术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再进行提升。

要讲好一门课,我觉得需要正确的看待和处理三对关系:一是处理好主和专的关系,我们要在党校的主业主课和自己学科专业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因为每一个学科都有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还要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持续地提出新课题与新观点。要紧扣国家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形势,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背景,并且结合教务处、教研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领导及教师们的意见。二是处理好面和点的关系,党校教师需要具备更为广阔的视野,对于自身所在学科的前沿动态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对其他一些相关学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及时跟踪社会经济发展一些最新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三是处理好深和浅的关系,科研与决策咨询突出“深入”,而教学突出“浅出”,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做联系实际,而不是照本宣科,要有很强的代入感,能够吸引学员、引人入胜。同时还要掌握一些讲课的艺术,具备化繁为简的能力。

 

采访组:我们发现您的授课经验特别丰富,备了很多门课程,很多教学形式的课程都有,在各个班次包括选修课都实践过,您是怎么做到这么高产的?

 

陆园园:在党校经历了从现场教学到研讨式教学再到讲授式教学的转变过程,目前是有三门课程在不同的主体班讲授,两门专题讲授课,“《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解读”和“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研讨式教学是“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在备课的课程开发过程中也经历过很漫长的过程,即便通过教研部与教务处的集体备课,是否能够站上主体班讲台,做到立得住、讲得好,很需要磨练心智、提升能力。因此,课程不在数量多,而在质量精,哪怕将一门课持续更新完善好,也非常不易。因此,我也在紧跟国家政策文件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去开发一些新课程,力求在多种教学形式上有所突破。

 

采访组:您能不能通过一个例子给我们解释一下,怎么入手开发一门课程,前期需要进行哪些准备?

 

陆园园:以《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为例,这门课程肇始于2016年春季学期教务处主体班课程研发项目。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我完成了课程开发。备课过程中得到了教务处、教研部很多领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这门经典著作导读,看题目是党史方面的课程,而我的专业是管理学方向,因此申请时有很大顾虑。通过多次跟班聆听中央党校张太原教授讲授该课程,我受益匪浅。我专门向张教授请教如何讲好这门课,他给了我鞭辟入里的指导和鼓励,并提到不用局限于专业方向的限制,完全可以从管理学的全新视角来解读毛泽东同志这篇著作。此后,我认真研读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篇著作,并把与之相关的毛泽东同志的一系列文章都进行了深入学习,充分发挥自己学术积累的专长,做到扬长避短。

在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青年教师既要学习老教授讲授原著课的好经验好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朱校长反复强调,“课比天大”。作为教师而言,必须要有一门站得住的课程作为立身之本,怀有敬畏之心,怀有“甘做冷板凳、潜心做学问”的心态,从而讲好经典著作课。

 

采访组:怎么做到扬长避短?长是什么,短在哪里?

 

陆园园:教师的专长在于某一个学术领域多年积累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在实践层面相对薄弱。来党校培训的领导干部有着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于一手数据与资料比我们掌握的更新更全。在这方面,我在讲“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时深有体会,很多时候我想得到一手的资料和数据还需要通过学员,比如发改委、科委、经信局的同志。同时,党校的很多课程都是交叉学科,我们从自己擅长的某一个学科出发去讲授一门课程,确实很难做到滴水不漏,也没办法追求面面俱到。当然,党校教师最主要的作用是给学员提供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具前瞻性的分析视角和科学严密的方法工具。我们可以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出发,对国情、党情、市情进行分析研判,力求做到答疑解惑。在授课过程中,既要讲出理论中贯穿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又要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实效性与针对性,帮助学员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f51cd4e18c3888137a3609a5c159743

 

采访组:您觉得学员来党校学习,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陆园园: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论述了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一方面,学员们来自于不同的领域,往往从事的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为忙于事务性工作,需要提升思维的系统性、创造性和预见性。在党校的学习,可以让学员们慢下来、静下来,全面总结思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作为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与学员探讨交流,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帮助他们去总结、提炼、提升,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这就是教师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员可以通过现场教学、调研考察、座谈交流、课题研究等方式实现互动,从课堂学习延展到课外实践,更好体现党校培训的价值与收获。学员们理论水平高,知识储备丰富,在专业领域都是行家里手,通过党校这个思想交流和观念碰撞的平台,启迪智慧、点亮新知。例如,开展研讨式教学时,中青班学员的参与度很高,特别踊跃。我设计了一些小巧思来鼓励学员积极发言,并根据学员当场发言进行总结点评,体现出互动交流与深度参与,而不只是阐述课前已经准备好的相关内容。

 

采访组:听您讲课的风格就是那种不急不缓,娓娓道来,让人特别舒服。您觉得讲课风格是天然的吗?还是您有意识地练习的?

 

陆园园:恩,学员们好像也说过。这跟我的脾气性格有关系,我本身比较温和,不是很急躁的性格,当然,多练习多上课可以让教师更加熟练,消除紧张感。说到风格,倒不是特别去练什么,毕竟我也不是什么大家。相对于男教师课堂上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幽默诙谐的风格,我想把着力点更多放在课程内容上,力求逻辑清晰、结构完整、观点明确、平实流畅。

 

采访组:您认为不同班次的同一门课,学员会有哪些不同的期待?您如何针对学员期待有所调整?

 

陆园园:不同班次我都会认真准备,由于学员岗位、专业、年龄的差异,他们的需求也有所差别,不能用一把钥匙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我在同一门课程的内容准备上,会体现个性化需求和针对性安排。例如研修班学员的理论水平高、总结概括能力强、学员人数较少,因此我会特别重视在理论、原理、方法层面的阐释,希望能营造从渐悟到顿悟的氛围。而在中青班,人数相对多,年龄构成日趋年轻化,授课过程会更倾向于对话式、平等式交流。党校课堂要避免灌输式教学,既要聚焦核心内容,又要体现发散思维;既要展示学术积累,又要瞄准实践前沿,做到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采访组:感谢您关于教学的“娓娓道来”的阐释,受益匪浅,谢谢!

 

(采访组成员:陈聪、吴一鸣、王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