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19日 星期五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机关党建>支部生活>征文比赛

融汇中西

发布时间:2010-11-15

● 王俊英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副照片,是我在北京市委党校60周年校庆前夕,在利玛窦与外国传教士墓地前拍下的,照片上的外国人名叫安妮。

说起这张照片,对我来说还有个特殊的意义。我是1984年调来市委党校的,到今天已经26年了。在这26年中,虽然早就知道校园内的利玛窦与外国传教士墓地是重点保护文物,但我对它却一直没有过专门的研究,可以说知之甚微。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校园的大礼堂和利玛窦与外国传教士墓地的中间大道路过时,四名来自泰国的女士让我帮她们和利玛窦墓拍照,从那以后,我开始产生了想进一步了解我们校园里这块特殊的地方的想法。而安妮的到来,是我认识利玛窦墓和那段历史的一个真正开始。

安妮是意大利人,我见到她时,是在2010年7月9日,一个星期五的下午4点多钟,在利玛窦与外国传教士墓地,在这以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那天,喜欢摄影的我刚好从校外回来,路过利玛窦与外国传教士墓地时,看到一个外国女士正在那里认真观看,还时不时拿起相机拍照。于是我走过去, 对着她说,“利玛窦OK”。看我说话了,对方忙说:“利玛窦,意大利人,我是意大利人。”原来她会说汉语啊。“你好,how do you do”,我也用中西合璧的方式和她打着招呼,她高兴地点起头来,看来也听懂了我的话,接下来,我们说了很多关于利玛窦的话,同样是半中半洋,我也大致的明白了她想表达的意思,知道她叫安妮。要走了,安妮赶忙翻起了随身带的书包,拿出了一张名片,双手递给我,她指着名片说“Venezia人”,我拿出笔在名片背后空白地写下了“威尼斯”。她又非常高兴地点起头来。名片上写着:Documentary Filmmaker Studio AC,我猜想她的工作大概是个搞纪录影片制作的。我没有名片,顺手在随身的摄影书包里翻出了一个未开包的清凉油送给她。她反复地说,“谢谢,谢谢”。在安妮的许可和配合下,我给她在利玛窦墓前拍下了这张照片。拍完这张照片,我忽然有了一种非常满足的感觉。

回到家里,打开《世界地图集》,我仔细查看意大利地图,安妮住在威尼斯水城,意大利北部,于是我在地图上找到了威尼斯。有资料记载利玛窦生于意大利中部玛切拉达城。我又在地图里意大利的中部,发现的确个叫玛切拉达的地方,这大概就是利玛窦的出生地了。

自从见过安妮,我又翻看了很多有关利玛窦的书籍和资料,知道了,1610年5月11日,著名传教士利玛窦病逝于北京,终年57岁。在传教士与士大夫的请求之下,皇帝赐葬于阜成门外滕公栅栏一处墓地,就是现在座落在我们校内的利玛窦与外国传教士墓地。在我国明代末期,利玛窦带给中国的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学科深受当时有知识、有学问的士大夫的欢迎。利玛窦与徐光启、李之藻等进士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测量法义》等大量科学书籍。他的成功在于他能适应中国文化,他借用儒家语言,从我国经书中找出“上帝” “天” “天主”等词来翻译拉丁文“造物主”(Deus)一词。他还穿僧服讲华语为的是适应中国的环境。他来华后写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交友论》,讲述西方交友之道,在学者中影响甚广。利玛窦的声誉越来越大,也为后来的传教士进入北京奠定了基础。由利玛窦引发的中西文化交流,发展到今天,仍在继续。

今年是利玛窦病逝400周年。看着照片,想到安妮从遥远的意大利来到中国,追思利玛窦,和我们一起纪念中西文化交流的先行者,我发现我对这张照片的满足感原来来自于一种文化的沟通与融合。而这种融合的契机正是来自我们的身边,校园里的这块静静的墓地。我一直有给所拍的照片起名字的习惯,要给这张照片起个名字,我还真仔细想了一番,叫什么呢?《知音栅》、《园中园》、《人文融入》、《安妮追思》、《人文校园》、《中西融》,最后我决定起名《融汇中西》,因为,校园中的利玛窦与外国传教士墓地已经成为架起中意两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友谊的桥梁,已经成为新时代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基地。悠悠岁月,融汇中西,虽然时间的脚步从未停止,但这段历史却永远凝固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的校园不大,但我为她感到骄傲。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