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入了解科学家精神在形成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学教研部党支部于2024年4月7日前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就“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经济学党支部参观了“科技托起强国梦——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展览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珍贵的影像材料及100位中国科学家生平事迹介绍,展示了中国科学家的伟大精神品质。一是爱国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亟需海外人才。1950年8月31日,载有128位归国留美学人的“威尔逊总统号”轮船自美国旧金山启程驶往中国。这条船是载有中国留学生最多、国际影响力最大、后来走出来院士最多的一条船。二是创新精神,因为坚持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我国才得以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大飞机制造、深海深地探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三是求实精神,科学家们始终对学问怀有敬畏,他们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甘于坐冷板凳的求实精神,垂范后学。四是奉献精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甩掉“贫油国”的帽子,一大批科学家不计较工作上的得失,无惧条件上的艰苦,一切出发点在于服从国家和党组织需要。五是协同精神,科技工作者坚持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秉承互利共赢理念,为推动科技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六是育人精神,科学家们不仅在科研和学术上亲身指导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奖金成立基金会,奖掖后学,广育英才。
最后在北京市科协党校会议室进行座谈交流,科协党校常务副校长王立新主持会议。会上,王校长从基本情况、职能定位、重点任务、两点工作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五个方面介绍了北京市科协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赵莉主任和李诗洋副主任提出下一步可以探索围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和决策咨询等方面开展合作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三个关键内容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核心抓手之一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北京市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统筹科技与教育、人才一体发展,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上积极作为,在营造开放创新生态上积极作为,全力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经济学:刘李红 审核:赵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