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24日 星期三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动态

【教师访谈】党校教学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17

——60、70、80后共话《资本论》教学

 

3d137e3773be5e82322cc1b8d704f83

编者按:

本期我们采访的是原经济学教研部盖艳梅教授、经济学教研部贺艳副教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刁超群老师,共话主体班经典原著《资本论》的教学与辅导。


8e26fd158736a5b85b5b3c11348dd9c

采访组:盖老师,您是从2014年就开始在主体班讲授《资本论》了,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您觉得《资本论》的教学在党校和高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党校教师应该如何讲好《资本论》?

盖艳梅:讲授《资本论》已经有近九年的时间了。丰富经验谈不上,但深刻感受到党校的《资本论》教学与高校的区别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间不同。党校授课是专题课,一般是一个半天4个学时;高校是一门课,一般是一个学期,甚至一学年,学时达到36-72学时。二是受众不同。党校的学员是领导干部,大都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也有深入思考,是带着问题来的;高校的学生大都是校门到校门,没有工作经验。三是内容不同。党校的专题教学,需要根据党的中心工作以及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授课班次学员的不同,设定专题内容,既要体现理论的整体性,又要有针对性;高校作为一门课程,着重为学生讲授《资本论》的理论体系的架构,表现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在逻辑的自洽性。四是目标不同。党校培养的是领导干部,目标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高校培养的是青年学生,目标主要是为党和国家培养骨干力量。

如何讲好《资本论》?我个人感觉是非常难的事。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指出的那样:“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完成的一部鸿篇巨制。马克思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最终达到了光辉的顶点。我们要把这部经典著作在一堂课当中讲好,以下几个方面要做到:一是吃透原文。“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吃透原文就是总书记要求的学原文悟原理。吃透原文是讲好课的基础,既要对文本烂熟于心,又要对原文的时代背景、学理涉及的哲学、西方经济学等系统了解,才能建立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把握理论的内核。二是深入研究。在吃透原文基础上,要深入研究,这是课程能否立住的保证。只有研究深入,阐释才能透彻。研究阐释要有深度和广度。要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原文中,如何运用西方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等理论,对所处时代和世界进行深入考察,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批判继承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明晰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实质,把握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人类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原创性贡献。三是生动表达。阐释透,是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研究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得令人信服,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入人心,达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入脑入心,避免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浮在面上的通病,才能让学员从中真正体悟马克思主义大本大源,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采访组:您刚才提到党校授课是专题讲授,只有4个学时,而《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突出重点、有所侧重?

盖艳梅:《资本论》专题课,要突出党校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的两个独特价值就是为党育人、为党献策。我们的专题课程的安排就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为党育才重点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课程安排重点放在理论的阐释上,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做到几个讲清楚:一是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领导干部要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是领导干部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二是要讲清楚《资本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学懂弄通理论,掌握思想真谛。三是要讲清楚《资本论》中蕴含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的精神实质和实践的客观要求,以及马克思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原创性贡献。

为党献策重点是提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课程的这部分重点在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上。紧紧围绕事关长远、事关全局、事关根本的重大问题,结合授课班次选定问题,如深化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难点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关键因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等,强化学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可以采取开放形式,教师与学员互动,学员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问题,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共同提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总之,《资本论》作为马克思的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作为“百科全书”需要我们凝神聚力的研读,深挖细品。我的学习和认识只是皮毛,希望能给后来人一些帮助。不当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采访组:贺老师,您这两年开始讲授《资本论》导读课程,原著课是比较难讲的,您是怎么准备《资本论》导读这门课的?有哪些体会?

贺艳:目前,包括《资本论》在内的经典著作是各级党校学习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通过原著课的学习,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理论修养。《资本论》理论部分共有200多万字,内容十分丰富。要讲授《资本论》导读课程还是具有一定挑战的。

我在北师大攻读政治经济学博士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研读了《资本论》,为讲授《资本论》导读课程奠定了基础。现在主体班学员学历都很高,学员们都学习过《政治经济学》课程,所以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也是《资本论》导读课和其他原著课相比的难点所在。为此,我在以下几方面做了认真准备:一是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和请教。早在多年以前,我就听过中央党校一些老教师讲授的《资本论》课程,如张燕喜、王天义等老师,也多次认真听了盖老师的课,老教师们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学习他们讲授原著课的授课方法、授课技巧,对准备原著课有很大帮助。二是认真钻研。广泛阅读,深入研究,立足原著,同时吸收本领域学者们对原著不同角度的解读,是准备原著课的前提条件。比如,我阅读了中央党校老讲稿中郭大力老先生写的《<资本论>学习辅导》,郭大力老先生是《资本论》的最早翻译者之一,学习老一辈学者对原著的解读,使我对原著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三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授课方式。原著课有很多种讲法,我选择了一般原著课程的讲授方式,按照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当代价值三部分来安排课程体系。授课过程中,除了对原著基本理论作系统梳理和概括讲解,重点讲解其现实意义,结合基本原理讲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如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新发展格局是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拓展;新发展理念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许多观点是相通的。通过把原理与实际相结合,让学员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感受《资本论》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采访组:目前,我们在不同的班次都开设了《资本论》这门课,那么您在教学过程中怎么做到分层分类的?

贺艳:《资本论》在不同的班次开设,每个班次课程安排都不一样,这对教师来说也是有挑战的。我根据学校对不同班次的安排要求,准备了三套课件。一是“导学+讲授”的课件。原著课基本都安排了导学的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创作距今都有一二百年的时间,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导学课程,让学员充分了解马克思为什么要用毕生精力写作《资本论》?这样一部经典巨著是怎么创作出来?应该如何阅读?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和铺垫,激发学员想要阅读原著的兴趣,为原著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是“讲授+研讨”的课件。原著内容十分丰富,仅用半天的课堂讲授很难让学员对全部理论都有深入理解,所以安排研讨课,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讨论,对于巩固原著基本原理的学习、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在学员讨论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提升,进一步增强学员对原著内容的深入理解。三是选修课的课件。对于选修课,针对学员想要了解《资本论》原著重点需要掌握哪些理论,马克思的基本理论还能不能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等这样一些问题,来准备课程的内容。这些就是我在准备原著课中的一点点体会,谢谢!

采访组:我们在中青班设计了原著研学活动,学员利用晚上时间组建原著研读小组,您当时去做了辅导,请您谈谈在研学辅导过程中的感受。

刁超群:在研学过程中,学员对原著具有很高的热情,但也会反映难度大、读不懂的问题。《资本论》三卷按2009版马恩文集版权页计算字数达到了242.5万,其涉及的概念繁多,特别是哲学与政治经济学融合的思维方式成为困扰学员进入《资本论》思想深处的巨大难题。他们发言很踊跃,喜欢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富有启发性。但在原原本本读原著、悟原理方面还需要加强。理解原著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一遍不清楚再读一遍,这个办法看似笨重,其实最有效,研读原著后,再听老师上课讲解,效果就会更好。此外,我觉得给学员组织原著研读课程,确实起到了督促学员读书的作用,研读辅导的活动应该持续开展下去。

采访组:教师在学员研读原著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刁超群:我认为,具有研读原著的能力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功夫。研读原著的过程很重要,而非单纯记住某个结论,以此判定原著某个观点与当代的关系,从读不懂到读懂本身是逻辑思维水平提高的表现。作为一项科学的理论,教师要带领学员学习原著提出问题的方式、分析论证的过程,对其涉及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重点解剖,特别要尝试吸收经典蕴含的哲学方法。以《资本论》为例,我觉得研读课还可以在三方面下功夫。首先,做好答疑解惑工作。像《资本论》这样的著作,学员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缺乏认识,由此可见他们在自学研读过程中面临困难很大,因此就需要辅导教师在文本内容方面做好答疑解惑工作。其次,教师可以开发层次性课程体系。如“基本概念扫盲”、“基本理论讲解”、“文本内容重点读”、“思想批判与当代反思”,分层次由浅入深展开原著课程。最后,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比如,在辅导的课程中,有学员就认为,企业家由于承担了“最大的”风险,所以应该获得比员工更多的收益,企业家巨额收益的合理性来自于不确定和风险。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式回答。这种观点忽视了对问题本质的分析。对风险来说,资本家的风险并不是个人承担的,而是工人、银行甚至整个国家体系都在承担风险。拿资本家和工人来对比,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体系下,负债经营的资本家的风险只是不盈利和破产的风险,而工人则是家破人亡的风险。因此,企业家把资本收益的一部分贡献给社会并非企业家的个人道德,而是一种基于风险必须承担的社会性责任。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资本论》形成的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不同于流行的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因此引导学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采访组成员:吴一鸣 孙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