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20日 星期六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动态

学员“两带来” 理论热点解析(三)

发布时间:2023-05-12



本期主持人:王尘子,政治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主持人语: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高度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为进一步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发挥党校优势、体现党校特色,教务处搭建平台收集汇总6个主体班次300余名学员“两带来”提问,在分析提炼共性问题的基础上选取了8个典型问题。这些典型问题紧扣领导干部关注的热点、难点,既有典型性,又有普遍性;问题的解答人均为相关领域专家,他们从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特此刊登,以飨读者。

提问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大党独有难题”是什么?如何保持清醒和坚定?

解答人:刘汉峰,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答: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出发,提出了要破解大党面临的“六个如何”独有难题,即: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党独有难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客观存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这个问题明确提出。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直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探索解决这些难题的思路和途径,并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逐步构建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体制机制,积累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经验。

从解决大党面临的独有难题这一视角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探索,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党推进自我革命的自觉性、主动性,更加深刻地认识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形态与理论形态的相互关系。

第一,在对如何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探索中,党中央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作为修身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理想信念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践行理想信念的方法与途径,逐步建立了坚定信仰的学习教育与实践体系。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对全党进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以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第二,在对如何始终保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探索中,把全面坚持党的领导、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党的领导制度和党的领导方式的科学化水平。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强化了全党关于集中统一领导的最高原则和责任意识,出台了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关规定,健全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有力保证了全党的团结统一。这些实践探索,对于正确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在对如何始终保持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探索中,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得以提升。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党中央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工作任务中,作出了以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内需战略基点的战略部署;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在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过程中,建立起了有利于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化、规范化体制机制。

第四,在对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的探索中,坚持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基本原则,通过团结奋斗来推动实现历史性变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党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敢于攻坚克难,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不断释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中,党中央强调斗争的重要性,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另外,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我们党依靠团结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走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未来更要依靠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在对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探索中,逐渐探索通过制度治党来建立健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一整套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党的新要求为基础的党内法规体系。大力加强党内监督,构建统一、高效、严密的监督体系。推动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有机衔接;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贯通、形成合力;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纪律观念、责任意识。在探索运用严密的党内制度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制度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务实管用的基本原则,不断针对具体问题总结提升党内监督的有效性、科学性,取得成效后形成常态化机制。

第六,在对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探索中,大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剖析“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挑战,深刻认识党内存在的“四个不纯”、“七个有之”的危害。从出台“八项规定”、纠正“四风”开始,着力采用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的方式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此外,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也意味着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倡导清爽的同志关系、规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净的政商关系,使党员干部坚定保持政治本色,自觉抵制不良作风的侵蚀。


提问2: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国之大者”这一概念,那么,如何准确理解“国之大者”的思想内涵和核心要义?

解答人:陈欣雨,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副教授

答:“国之大者”,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关系国家整体利益、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大问题,是影响或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国之大者”在中华传统典籍中早已有之,比如《荀子·王霸》中言及“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强调治国是极为重大的事。春秋末期左丘明撰写的《左传·成公十三年》上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晋代尚书郎挚虞撰写的《典校五礼表》中有“隆礼以率教,邦国之大务也”。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多把事关国计民生的军事、礼教、祭祀等大事要事称之为“国之大者”。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之大者”意味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概言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下最核心、最突出的“国之大者”。具体而言,“国之大者”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思想内涵:

首先,“国之大者”的前提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中央关心、强调的是事关国家发展前途、事关民族历史命运的大事,这些大事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实现人民幸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国之大者”的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适应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满足发展需要、具有强大生机活力的发展道路,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再次,“国之大者”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1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强调: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锚定党中央擘划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段论述深刻阐释了“国之大者”的重要内涵和目标指向。

最后,“国之大者”的根本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坚持人民立场,就是要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比喻为“江山”,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为了确保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党必须把始终代表人民利益、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作为“国之大者”,永远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


提问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样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更加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成果指导和推进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

解答人:孙爽,政治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等重大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深入理解这一理论成果,应从主体性、先进性和战略性三个层面来把握。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体现了现代化的主体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样态彰显基于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五个方面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充分彰显了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如何加快推进现代化的主体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未来我国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勾画出了目标图景、指明了康庄大道。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要求。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一百多年来,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一以贯之,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历史证明,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推进和拓展;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以新的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形态展现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破解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诸多难题,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性。

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体现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条重大原则,具有强烈的前瞻性、实践性,科学回答了领导力量、道路选择、价值目标、实现方式和条件保障等基本问题。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领导力量;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道路选择;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价值目标;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实现方式;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是条件保障。总言之,这五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所做出的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特征。


提问4: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如何定位协商民主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把握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解答人:杨守涛,领导科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答:关于这两个问题,分别简要回答如下:

第一,关于协商民主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使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这两种重要民主形式更好结合起来,构建起覆盖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4亿多人民、56个民族的民主体系,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广泛持续参与。其中,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的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广泛存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制度程序、也贯穿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参与实践中。因此,协商民主使得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了一种经常见诸于人民群众工作与生活中的“民主日常”,而不仅仅是一个在特定时期才存在的“民主节日”。如果仅仅是一个在特定时期才存在的“民主节日”,那么这样的民主就会异化为形式主义的民主。协商民主大大地降低了这种异化的可能性,它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特色中国优势更有可识别性、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会沦为一个空洞的标签、使民主持续性地贯穿群众生活始终,因而赋予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以真正的活力与生命。

第二,关于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之间的关系和三者的有机结合。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在“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这一段落中讨论人民政协时所论述的。强调“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总体上看,三者之间逻辑清晰、联系紧密。党的领导起主导作用,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统一战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法宝、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协商民主源于统一战线,是落实统一战线任务、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的重要形式。理清这个紧密联系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进一步而言,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在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保障有机结合,始终做到以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政治保证来确保发展性质不会变异变质、确保制度体系不断臻于完善、确保实践绩效不断取得新进展;二要在服务党的中心任务中促进有机结合,始终围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各项工作;三要在完善制度功能中深化有机结合,始终注意进一步健全党对人民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功能、进一步健全团结联谊的制度功能、进一步健全协商议政的制度功能。


提问5: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和奋斗目标,并首次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强调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如何理解“法治现代化”这一概念?

解答人:贾小雷,法学教研部教授

答:第一,如何理解“现代法治”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现代法治”作为一种观念,或者说作为社会政治法律的类型形态,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语境中演化变迁,因而很难站在超历史的角度描述它的本质性含义。现代法治被认为是与古代法治、近代法治相比较而存在的。古代法治强调以法作为手段治国意义上的形式法治,近代西方法治则契合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证成和系统建构,融入了权力分立、权力制约、司法独立等内涵,是以资本和私有财产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法治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范式,指一个国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和文明进步的过程。“法治现代化”表征着法律在现代社会的存在状态和变革过程,其实质是伴随着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法律制度自身的合理性化。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立足于数千年的中华法律文明、百年大党的红色法治文化、新中国建立七十多年的法治实践、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法治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一种复合复杂的环境下所进行的法治现代化,只能是中国式的法治现代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根本关切在于建设结构合理、构造精良、价值先进、文明理性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现代化的法治国家,在法治强国建设中促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理论基础上,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在法治的主体、客体、内容、道路等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上,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所蕴含和展现的人民性、深刻性、全域性以及社会主义属性与其他类型的现代法治存在显著差异。

第二,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法治的发展与现代化的实现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法治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和保障。这就要求将依法治国贯穿于国家治理和国家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条的新型法治文明形态,以高质量法治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以高质量法治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问6:如何正确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解答人:江文,领导科学教研部副教授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前,我国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前进的道路注定不平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巨大风险挑战,要统筹两个大局、办好自己的事;要辩证把握三者关系,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新动能的培育、新优势的建立、新赛道的开辟离不开以人才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房地产、旧基建等传统动能拉动经济的效果在不断减弱,高技术、战略新兴性产业等新动能逐步凸显,稳住经济大盘,离不开人才的作用。

二是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等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科技自立自强。除了高端芯片,西方国家在新材料、数控机床、航空发动机等诸多领域对中国展开技术封锁,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亟须我们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开放的人才观要求进一步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人才具有高度流动性,因而具有全球性。面对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中国大地成为人才施展才干、成就伟业的热土。

对于以上三方面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是办人民满意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数字转型,构建高质量、低成本、广覆盖教育服务体系。二是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发挥制度优势,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问题上实现突破。三是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同时,加快成果转化、技术转让、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提问7:当前,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更好掌握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战场的主动权?

解答人:张文君,政治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答:更好掌握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战场的主导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运用科学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是赢得网络意识形态战场主动权的根本遵循。

第二,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三,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

第四,压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要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调动网民积极性,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治理;要防范境外势力向新媒体领域渗透,防范资本控制舆论的风险。

第五,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要树立顽强拼搏、刻苦攻关的志气,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要制定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纲要,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遵循技术规律,分梯次、分门类、分阶段推进,咬定青山不放松;要立足我国国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仅仅围绕攀登战略制高点,强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任务部署,把方向搞清楚,把重点搞清楚。核心技术突破,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六,制定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要采取特殊政策,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把优秀的人才凝聚到技术部门、研究部门、管理部门中来;要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要探索网信领域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机制,在人才入股、技术入股以及税收方面制定专门政策;在人才流动上要打破体制界限,让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智库间实现有序顺畅流动。


提问8:接诉即办工作是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首都样板,作为街道乡镇基层单位,在市、区一方面要求为基层党组织减负,一方面要求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创新的情况下,如何深化党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解答人:孔祥利,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答:党的十九大以来,北京市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创新,形成“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等一系列改革探索,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为基层党组织减负。具体来说,在纵向上,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通过“吹哨报到”、网格化管理等机制,推动治理重心、资源和力量下沉,为基层治理明责、赋权和增能;在横向上,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三治”融合,整合区域各类治理资源,实现多元主体和力量协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践过程中,尽管受公共服务历史欠账、政府职责体系不清、考评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基层政府在“接诉即办改革”中确实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但深化党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始终是基层治理改革的任务目标。有鉴于此,下一阶段的改革重点包括:

一是以提升民众体验感为重点,优化“诉”的渠道和机制。做实街镇接诉即办分中心,健全应用场景,推动热线知识库向社会开放,为公众提供自主查询渠道,提高“诉”的精确度;精准派单,对于优先级、“三定”职责、政策权力清单等层面都没有依据的工单,以有利于问题解决为目标明确主责部门,提高办理效率;推进“热线”与“网格”深度融合,及时性、全息式地了解和吸纳民众需求;推动诉求统筹、传导和解决“一条龙”,使民众电话接得更快、诉求分得更准、办得更实。

二是以提升接诉即办工作效能为导向,加强理论培训与方法指导。引导干部全面认识接诉即办改革,针对基层干部的认识偏差和困惑,提供理论指导。尤其要将接诉即办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接诉即办改革区分开来,将少数不合理诉求与多数人对接诉即办的准确定位区分开来,将考核指标中存在的不科学成份与区域治理能力短板区分开来。组织编写接诉即办案例教材,精准培训,加强工作规范与方法指南的总结提炼。

三是以提升基层自主治理能力为主轴,总结推广典型案例经验模式。完善社区公共事务决策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机制,调动民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实现诉求源头减量;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推动接诉即办改革与基层自治、法治和德治机制的深度融合,在依据法律解决纠纷的同时,融入道德教育和舆论约束,将矛盾诉求化解在萌芽状态;总结平谷区“下交群评”、“南广阳经验”等模式,探索构建自主治理机制,将有一定解决难度的诉求“下交”给群众去评判、研商、表决,用群众智慧解决群众问题;建立健全“大群团”工作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化解接诉即办难题中的作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