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5.01.24

【门头沟区委党校】打造红色学堂 红色先锋 红色阵地 锻造京西革命老区红色党校

门头沟区委党校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传承革命老区基因血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红色学堂、红色先锋、红色阵地,锻造京西革命老区红色党校,助力门头沟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聚焦打造“红色学堂”,全面提升干部培训质效

坚决扛起为党育才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一是合理设置班次,举办不同类型培训班。针对培训类班次、进修类班次、专题研讨班次的不同特点,分类分层分级开展专题培训。2024年以来,一共举办各类培训31期,培训学员4000余人次,累计2100余学时。其中,举办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等4期班次、700余人次。二是创新“五大课堂”,打造“学思用”贯通的干部培训。打造实践课堂、领导课堂、流动课堂、特色课堂、周末课堂,引导党员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组织开展行动学习、调研工坊活动,聚焦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活动,推动学员能力和培训效果的双重转化提升。2024年以来,形成了多篇高质量研修报告,其中2篇决策咨询报告以《党校报阅件》形式报送区委区政府,获得区委书记、区长等多位局级领导的批示。领导课堂成为一大亮点,区委书记喻华锋同志带头为全区党员干部讲课,讲授了《建设新京西 决战十四五》课程,区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相关副区长等局级领导也分别来校授课。2024年以来,局级领导干部累计授课17人次。发挥门头沟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优势,打造特色课堂,将国防教育纳入教学和培训计划,通过组织学员走入军营实训上“军营一日”课,强化作风建设。打造“党性流动课程”,组织学员走进社区、村、企业开展交流学习,帮助学员更好地服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三是完善培训内容体系,抓牢抓实重点。突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提升三个重点,运用“理论教育+原著精读+政策解读+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和必修课,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培训结合起来,打造“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建设美好家园”系列京西特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十大文化优势,积极推动“诗画门头沟·思政好课堂”暨全域实践教育大思政体系建设,助力“行走京华大地 感悟思想伟力”实践教学基地矩阵建设。创新党性教育形式,在“平西情报联络站”开展实景+VR沉浸式党性教育,使学员在寓教于乐中得到感悟和升华;挖掘和整理地区抗战史料,开发长篇评书党课《评说京西风云》。强化能力素养提升,按照区委“大力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的工作部署,组织学员赴浙江举办“转观念、提能力”沉浸式大课堂,设置“山区、城区、园区”三个专题模块,有针对性地提升干部专业能力素养。结合区域发展重点问题,举办产业发展、地区形象塑造、基层治理等专题班。

二、聚力打造“红色先锋”,全面提升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水平

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宣传阐释,努力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参与编写专著《精神的力量》《京华新篇——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故事》《新时代首都文化建设创新实践篇》等,用典型的案例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挖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编写完成《我以我血荐轩辕》《天南地北门头沟人》等“星火”系列教材,获得区委书记肯定性批示。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在区级报刊《京西时报》开辟“天南地北门头沟人”专栏,连载研究党史类文章20余篇,发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奋进新时代赶考之路》等文章40余篇。荣获市级及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项8个,入选优秀征文奖项2个,荣获北京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优秀科研咨询组织奖、优秀科研工作管理者奖。二是加强决策咨询。坚持推动“教宣研咨培学”六位一体建设,建立完善决策咨询工作运行机制。聚焦转型发展、接诉即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养老服务等地区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其中《门头沟区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农转居后社区管理模式探索研究》《门头沟区精品民宿灾后恢复与发展的对策建议》获区委书记批示,《加快补齐问题短板,提升山区养老服务水平》获得区长、副区长双批示,1篇被作为区委统战教育培训规划制定依据。落实区委书记批示要求,制发《门头沟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政策文件,总结凝练“ 23·7”抗洪救灾意志品格,服务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传承保护利用。三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近年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进”宣讲600余场,受众70000余人次。同时,注重创新宣讲方式,用贴近生活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宣讲走“新”更走“心”。推出了《从弃黑向绿到见绿生金的京西老区》《盘活土特产,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理论微宣讲;摄制了“党校教师讲门头沟红色故事”和“红色家书诵读”系列红色实景微党课;运用评书、情景诗朗诵、红色舞台剧等形式讲述门头沟区人文历史,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开发完成《不朽》《砥砺奋进 盛世华章》《风雨淬炼抗洪魂》《缤纷心曲 声动老区新时代》等文艺微党课。多名教师入选北京市“理论微宣讲”市级示范团,荣获北京市2023年度“宣讲家”杯年度特别奖、“全国金牌红色宣讲员”等多个奖项。

三、聚能打造“红色阵地”,全面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制度管校,涵养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一是坚持从严治校。重点抓好教师和学员两个主体。坚持严以治教,严格实行教师承诺制度,通过签订遵规守纪承诺书,督促教师在教学及各类学术活动中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课比天大”理念,严格执行集体备课、试讲制度,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坚持以评促教,将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作为教师岗位聘任、业绩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坚持严以治学,制定《学员管理规定》《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将从严管理贯穿培训全过程,要求学员严格遵守廉政、课堂、考试、请销假、异地教学等各项纪律,每周公示学员考勤,并根据班次的不同特点进行量化考核。充分发挥学员自我教育、管理、服务与监督的主体作用,形成学员党支部(班委)和班主任配合联动的管理合力。二是坚持质量立校。大力实施“精品课程、干部培训、咨政服务、内部建设”四项提升工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师管理体系,壮大专兼职教师队伍。发挥协同力量,与市委党校教务处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发挥双方优势,在课程开发、基本培训等方面资源共享、共同协作。以赛促教,举办全区党校系统“百花杯”精品课评选活动,参加全市精品课评选活动,荣获北京社会主义学院系统“优质好课程”奖项1个、“好课程”奖项3个。抓实基本培训,强化党校+基层党校体系,形成了涵盖八大系统、九镇四街的基层党校体系;加快推进“本校+校区”建设,有机整合区内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石龙校区、雁翅校区等校区;加强省际交流合作,建立湖北省神农架分校。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低碳节能“绿色校园”,制定管理制度,完善节能措施,带动全体教职工和参训学员参与到节水节电、反食品浪费、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节能降碳工作中,先后荣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优秀示范案例单位”“国家级节约型机关”等称号。三是坚持制度管校。编制《区委党校(行政学院)内部控制制度》及各处室内部控制细则,形成了一整套责任明确、全面系统、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完善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为推动红色学府、政治机关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供稿:门头沟区委党校   审核:姜春山 李晋红 编辑:杜红立)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