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2.08.29

精心组织“读”起来,让领导干部不再对马列主义经典原著望而却步

              ——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进修班教学侧记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局级进修班结合班次特征特别设计了“原著研学”教学活动。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改革,有效地提升了局级领导干部读马列主义原著的热情和效果。

一、增设“原著研学”,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

局级进修班设计“原著研学”最初的考虑是弥补以往课程体系中没有“马克思主义原理”单元的缺憾。局级进修班作为市委党校重要的主体班次,其显著的特征是学制相对较短。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局级进修班领导多年的实践经验,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注重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调研等环节,理论学习集中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的实践。同时由于课程容量有限,长期以来,局级进修班在教学设计中缺少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原著的学习。但是,马克思主义原著和原理的学习的重要性促使我们一直在寻找弥补这个缺憾。为此,局级进修班从2021年第107期开始特别设计了“原著研学”环节。

二、持续跟进,不断调整完善教学形式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鼎力支持,从教学流程设计、原著的选择和指导老师的指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都全程参与。在实施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务处一起听课,听取学员反映,寻找问题所在,共同商讨、不断调整实施方案。

精心选择研学篇目。在研学的篇目选择上,教务处首先统计了学员在“两带来”中列出了想学的原著篇目,初步了解学员的学习意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教务处提出的时间安排、学习形式和试图达到的效果,最终选定《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三篇文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构成,选择的三篇文章分别属于这三个领域,同时兼顾考虑了篇目长短、难易程度以及学习时长等情况。

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教务处不断追踪教学效果,不断和学员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及时把学员的意见反馈给指导老师,和他们一起商讨,寻找更好的形式。从第107期到第110期,具体实施方案主要经历了以下转变。一是从“默读”到“诵读”。最初的设计是利用学员原有的自学安排。原来的自学,并未规定学员学什么、怎么学。最初的时候,只是形式上做了一定的调整,将学员分散的自学变为集中自学,但是依然采取的是“默读”的形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本身的难度使得很多学员无法坚持学下去。不断有学员提出要求:“让老师给我们讲课吧!”甚至有学员认为,此种形式只是浪费时间。更有甚者认为没必要去读如此晦涩难懂的原文。教务处不断分析学员抵触情绪的原因,一方面理解这种畏难情绪,一方面积极寻找解决之法。最终决定采取高校学习原著的最原始方法,那就是“读”出来,让学员依次每人一段“读”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读原著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要“自讨苦吃”。通过“读”出来,学员思想集中了,问题也出来了,开始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和指导教师交流起来,学习的气氛浓起来了。二是从“选读”到“通读”。在最初的设计中,我们选择了三篇文章,分三次课程,全班学员同时学习。每篇文章一次课,根本读不完,老师只好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取一些段落让学员读。但是,这样就无法达到让学员深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精神,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我们又缩减篇目,将三篇减到两篇,让学员有时间能够把每篇文章读完,这样学员终于可以通读原文,不至于断章取义。三是从“泛读”到“精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没有窍门,就是要反复读,用心读,要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鉴于进修班学制无法增加读原著的时间,综合考虑之后,最终采取如下形式:依然选取三篇具有代表性的篇目。学员入学后,在和班主任、班委会沟通前提下,将三篇篇目的简介预先发给学员。学员根据自己学习意愿选取其中一篇,全班分成三组,每组精读一篇,三组同时进行。每组安排一位指导老师,老师和学员同时就一篇文章进行“精读”,在“通读”的基础上“精读”、研讨,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厚的读薄,薄的读厚”。

三、坚持效果追踪,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在整个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务处坚持全程追踪培训效果。提前和老师沟通,和学员一起听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起探讨原著学习的难点,一起找到解决方法。经过几期的实践,学员的反映已经发生颠覆性变化,从一开始抵触到如今不断有学员主动找到教学管理人员,肯定原著研学的效果,谈论自己学习的收获。这说明,进修班原著研学的设计起到了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让“教”与“学”融为一体,老师和学员共同取得了进步。采取教师导学,通过对写作背景、历史背景、相关联的著作、重点和难点、文章结构,让学员首先对文章有一个大致了解。接着开始每人一段“读”原文。学员“读”一段,老师“解释”一段,学员逐段读、老师逐段解释。学员一边读,一边思考,一遍提出疑问。老师一遍解释原文,一遍“解惑”。这对老师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要求老师不但要对讲解的原文有深入的了解,更要学会与学员沟通。通过原著研学,不但学员达到了预期学习效果,指导老师也得到锻炼、受益匪浅。

让学员找到了信心,对马列主义原著不再望而生畏。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党的领导人一直在强调读原著的重要性,但是大家在实际读的过程中,很难跨越那个难度,不得不选择放弃。通过原著研学这个教学活动,很多学员感慨地说:我终于翻开了马列主义原著,我终于也把全文读完了。有学员表示,“以前听过很多次老师讲解,了解的始终都是皮毛。这次时间尽管也有限,文章中也还有很多地方,我一知半解。但是我读完了,我有了更多的自己思考。回去以后,我会继续再读的。对原著,我已经不再畏惧了。”

让学员找到了读原著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需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要有刻苦学习的毅力,还要有科学的方法,需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学,持之以恒地学、带着兴趣学。习近平总书记还曾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局级进修班设计的这个原著研学,让学员初步掌握了读原著的方法,培养了读原著的兴趣,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主动翻开原著,持续学习。

 

(教务处 罗艳 孟帆 审核:吕廷君)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