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4.07.14

东城区委党校在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开展“三带来”决策咨询

形成协同攻关合力 践行“为党献策”初心

——东城区委党校在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开展“三带来”决策咨询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精神,践行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东城区委党校在2023年第一期新任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以下简称新任处级班)开展“三带来”决策咨询,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发挥党校智库服务东城的作用。

一、坚持问题导向,服务中心工作

利用党校学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在主体班创新性开展“三带来”教学活动,让每个学员都带着一个理论问题、一个实践问题和一条意见建议,分级分类进行梳理汇总,探索学员理论和实践中的困惑。

一是搭建“三带来”问题收集平台。教务科设计“三带来”反馈表,建立信息传递、收集、反馈沟通机制。教研室对收集上来的问题进行细致归类和深入分析,研判出学员的关注热点、主要困惑和培训需求,保证学员参与决策咨询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对收集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本期新任处级班共收集到学员最想解决的理论问题41条、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53条、工作案例31项,共形成了45个需要重点解答的问题清单。针对学员关注度最高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群众工作”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建立了区情问题库,基于问题锚定决策咨询工作重心。

三是优化资源整合,形成攻关合力。召开校内决策咨询选题研讨会,邀请区委、区政府分管调研的负责人针对问题清单谋划选题。业务科室介绍学员“三带来”问题、建议汇总情况,教研室老师结合专业学科背景、学术专长、年度校内课题等提出选题建议。研究室负责人围绕问题清单,结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重点介绍了东城区工作实践中重点领域、经验做法和现实困难,进一步拓宽选题的深度和广度,为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坚持过程管理,做好组织实施

一是实施全过程管理。为课题组配备专业背景扎实、在决策咨询领域深耕多年的指导老师,调动人才涵养平台年轻干部做好跟组工作,完善调研跟进流程,及时掌握各课题组开展情况。科研科确保做好决策咨询工作情况说明,每周汇总课题组研讨、调研、撰写工作情况,掌握工作进度,在重要时间节点做好全要素保障。

二是明确选题,分组实施。开班伊始发放选题分组志愿表,学员根据兴趣关注点、专业特长和分管工作自愿申报,进入四个课题组。在教学活动中安排小组讨论、四点半课堂等环节,由课题组共同商定决策咨询组内分工、研究思路、调研计划、撰稿进度。

三是多方协调,实地调研。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课题组设计调研提纲,联系调研点位,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尽量一次活动实现多点位实地调研。各组及时开展组内研讨,利用课余时间梳理汇总调研资料,为撰写报告提供详实数据支撑。

三、聚焦核心区发展,献好“解决问题”之策

经过四周的精心筹备和对报告的反复打磨,主体班学员高质量完成了《激发“躺平式”干部干事创业进取心》《城市更新过程中高质量公众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关于推进青龙“硅巷”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关于尽快提升隆福寺文化商圈建设运营水平的建议》四篇决策咨询报告。区委党校邀请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负责人,协调区内纪检监察、文化发展及分管城市更新的街道负责人参加答辩评审。

答辩环节,课题组组长介绍组内分工、研讨交流、实地调研、报告撰写全过程。主执笔人汇报问题分类、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评审专家提出犀利问题,答辩席成员逐一回答。言语交锋中,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市委党校专家指出,这是一场高质量的决策咨询答辩会,从报告的质量、答辩环节的设置到汇报PPT的制作都体现党校决策咨询工作的用心,学员对东城工作的用情和指导老师的用力。

下一步,东城区委党校将进一步完善“三带来”决策咨询工作模式,挖掘学员潜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聚焦核心区发展重要实践,加强与区委区政府沟通衔接,完善决策咨询供需对接机制。充分利用区情研究中心战略合作资源,引入高端智库和首都优质高校师资力量,做实课程设计模块,做强教学基地建设,举办一系列区情市情研讨会、学术论坛、学术讲座等丰富教学活动,进一步扩大决策咨询来源渠道,在决策咨询领域做好破题、现状梳理、问题查找、对策研究等工作,提升决策咨询报告质量,努力成为区委、区政府想得到、信得过、用得上的参谋助手。

(撰稿:陈建华 审核:郭海儒 李晋红 编辑:杜红立)

最新发布